城市韧性的概念演进、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被引:57
作者
臧鑫宇
王峤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城市韧性; 防灾减灾; 韧性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6 [];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0837 ;
摘要
城市韧性理念以城市本体为研究对象,以增强城市在承受扰动时保持自身功能不被破坏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成为保障城市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城市韧性概念和属性进行梳理与辨析;文献调研表明,学界对城市韧性的概念定义、属性特征等基本问题逐渐达成共识,研究重点已由基本问题转入韧性框架、评价体系、提升策略等内容;结合中国城市的现状,提出城市韧性研究应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拓展,并从系统性、实效性、制度性3个层面提出中国城市韧性研究的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韧性城市:现代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 [J].
肖文涛 ;
王鹭 .
东南学术, 2019, (02) :89-99+246
[2]   韧性城市恢复力评价模型构建 [J].
吴波鸿 ;
陈安 .
科技导报, 2018, 36 (16) :94-99
[3]   基于适应性周期的韧性城市分类评价——以我国海绵城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为例 [J].
郑艳 ;
翟建青 ;
武占云 ;
李莹 ;
史巍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3) :31-38
[4]   韧性城市的基本理念、作用机制及规划愿景 [J].
陈利 ;
朱喜钢 ;
孙洁 .
现代城市研究, 2017, (09) :18-24
[5]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长三角地级城市韧性度评价 [J].
孙阳 ;
张落成 ;
姚士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8) :151-158
[6]   关于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路径探索 [J].
钱少华 ;
徐国强 ;
沈阳 ;
郭淳彬 ;
王威 ;
张敏清 ;
周凌 ;
杜凤姣 ;
刘龙 ;
张锦文 .
城市规划学刊, 2017, (S1) :109-118
[7]   城市韧性——基于“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的思考 [J].
方东平 ;
李在上 ;
李楠 ;
韩林海 ;
吴建平 ;
陆新征 ;
孔祥明 ;
李勇 ;
吕孝礼 .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 (07) :1-7
[8]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J].
王峤 ;
臧鑫宇 .
风景园林, 2017, (04) :50-56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弹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J].
陈娜 ;
向辉 ;
叶强 ;
朱修涛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3 (07) :146-150
[10]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J].
李亚 ;
翟国方 ;
顾福妹 .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06) :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