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差异

被引:16
作者
卜玉山 [1 ]
梁美英 [1 ]
张广峰 [1 ,2 ]
郭淑红 [1 ,3 ]
史晓凯 [1 ]
马茹茹 [1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有机形态磷; 无机形态磷; 速效磷; 相关性; 通径分析;
D O I
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11.03.010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山西中部和中西部盆地与丘陵区26个石灰性土壤的磷素总量及其形态差异,并利用通径分析分析了不同磷素形态与速效磷的关系,以了解供试土壤利用状况对土壤磷素总量、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无机、有机磷总量均差异明显,无机磷以Ca-P为主,有机磷以MLOP为主。大棚石灰性褐土无机磷中Ca2-P、Ca8-P和Al-P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土壤,且Ca8-P含量超过Ca10-P,有机磷中MLOP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土壤,且LOP和MROP含量也较高。无机形态磷与速效磷均显著正相关,除HROP外,其余有机形态磷与速效磷均为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Ca2-P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达显著水平,其余无机形态磷的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MLOP和LOP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LOP和MROP的间接影响都达显著水平,HROP既无直接影响,也无间接影响。利用管理强度特别是施肥不同是导致供试石灰性土壤有机和无机磷总量及其不同形态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通径分析不同形态磷素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更为简单明确。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磷肥和有机肥的产量效应与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评价 [J].
刘建玲 ;
廖文华 ;
张作新 ;
张海涛 ;
王新军 ;
孟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5) :959-965
[22]   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无机磷形态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J].
韩晓日 ;
马玲玲 ;
王晔青 ;
王颖 ;
战秀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4) :51-55+144
[23]  
Phosphorus Changes and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 Calcareous Soil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J]. GUO Sheng-Li~(1,2),DANG Ting-Hui~1 and HAO Ming-De~2 ~1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  Pedosphere. 2008(02)
[24]   农田磷的环境风险及评价研究进展 [J].
张凤华 ;
刘建玲 ;
廖文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797-805
[25]   设施菜地土壤pH值、酶活性和氮磷养分含量的变化 [J].
李粉茹 ;
于群英 ;
邹长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217-222
[26]   磷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渗漏影响研究 [J].
张作新 ;
刘建玲 ;
廖文华 ;
郝小雨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4) :729-735
[27]   杨凌地区大棚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研究 [J].
李新平 ;
张亚林 ;
魏玉奎 ;
魏迎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4) :195-199
[28]   浙北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氮磷的积累及环境风险评价 [J].
李艾芬 ;
章明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1) :122-127
[29]  
Effect of Land Use Conversion from Rice Paddies to Vegetable Fields on Soil Phosphorus Fractions[J]. J.L.DARILEK.  Pedosphere. 2010(02)
[30]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 [J].
杨慧 ;
曹建华 ;
孙蕾 ;
栾会妮 ;
侯彦林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2) :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