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与深盆气藏成藏机理之辩析

被引:10
作者
李仲东 [1 ]
郝蜀民 [2 ]
惠宽洋 [2 ]
李良 [2 ]
过敏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华北分公司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成藏特征; 与深盆气藏对比; 成藏机理;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9.01.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形成基本条件、气水分布规律和成藏动力学特征研究分析,并与北美典型深盆气进行对比发现,如果仅从气源丰富、储层致密、异常压力、大面积含气等气藏表现特征观察,上古生界气藏与典型深盆气藏极为相似。但从各区气藏形成条件来看,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气速率慢,持续地供气条件较差;气藏上倾方向多因物性或岩性封挡,主要表现为非均质储层条件下的岩性和构造-岩性气藏类型;含气范围内的同一气层连通性较差,气水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局部明显存在边底水,也没有整体活塞式气驱水作用形成的区域性气水界面。成藏动力学机理反映,上古生界储层毛细管阻力过大,天然气二次运移的浮力不够,主要是就近运移聚集成藏,没有大规模运移的迹象,难以实现整体活塞式气驱水运移。所以用深盆气藏成藏机理还不能合理解释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成因。综合分析认为,持续供气能力不够、储层连通性差是造成上古生界气藏有别于深盆气藏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 [J].
李仲东 ;
惠宽洋 ;
李良 ;
周文 ;
张哨楠 ;
过敏 .
矿物岩石, 2008, (03) :77-83
[2]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压力封存箱与储层孔隙演化 [J].
李仲东 ;
张哨楠 ;
周文 ;
惠宽洋 ;
李良 ;
过敏 ;
范世龙 ;
袁京素 .
矿物岩石, 2007, (03) :73-80
[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封存箱与天然气的富集规律 [J].
李仲东 ;
郝蜀民 ;
李良 ;
惠宽洋 ;
过敏 ;
王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66-472
[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压异常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尤欢增 ;
李仲东 ;
李良 ;
惠宽洋 ;
过敏 ;
王震 .
矿物岩石, 2007, (02) :64-69
[5]   剩余压力差在超压盆地天然气高效成藏中的意义 [J].
柳广弟 ;
孙明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03-208
[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低压力异常及其与产气性的关系 [J].
李仲东 ;
过敏 ;
李良 ;
惠宽洋 ;
永平 .
矿物岩石, 2006, (04) :48-53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异常低压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 [J].
袁际华 ;
柳广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92-799
[8]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榆林地区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天然气成藏机理 [J].
王震亮 ;
张立宽 ;
孙明亮 ;
付金华 ;
席胜利 ;
刘斌 .
石油学报, 2004, (03) :37-43
[9]   深盆气成藏关键地质问题 [J].
金之钧 ;
张金川 ;
王志欣 .
地质论评, 2003, (04) :400-407
[10]   鄂尔多斯盆地的深盆气 [J].
闵琪 ;
杨华 ;
付金华 .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1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