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多态性分析

被引:23
作者
陈微
张全启
于海洋
胡景杰
齐洁
包振民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2]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山东青岛
[3] 山东青岛
关键词
牙鲆; 菌落杂交; 微卫星; 多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为材料,基因组DNA经Sau3AⅠ进行部分酶切后,选取400~1 200 bp大小的片段连接到经BamHⅠ酶切的pUC19质粒中,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牙鲆酶切片段基因组文库。采用菌落杂交的方法,以(AC)10(、AG)10为探针从文库中筛选阳性克隆16个,共得到20个微卫星序列,其中完全型13个,不完全型5个,复合型2个。对其中18个进行引物设计,有11对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其中8对引物在群体中具有扩增多态性。在威海野生牙鲆30个个体中,各座位上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9个,观测杂合度(Ho)为0.413 8~0.965 5。其中有3对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数超过17个,表现出高度多态性。本研究旨为进一步的牙鲆遗传多样性分析、家系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提供基础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山东近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自然和养殖群体10个微卫星基因座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J].
王伟 ;
尤锋 ;
高天翔 ;
张培军 .
海洋与湖沼, 2004, (06) :530-537
[2]   牙鲆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全启 ;
徐晓斐 ;
齐洁 ;
王兴莲 ;
包振民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816-820
[3]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附视频 [J].
刘萍 ;
孟宪红 ;
何玉英 ;
孔杰 ;
李健 ;
王清印 .
海洋与湖沼, 2004, (03) :252-257
[4]   鲤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 [J].
魏东旺 ;
楼允东 ;
孙效文 ;
沈俊宝 .
动物学研究, 2001, (03) :238-241
[5]   中国对虾微卫星DNA的筛选 [J].
徐鹏 ;
周岭华 ;
相建海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255-259
[6]   鲤鱼的遗传连锁图谱(初报) [J].
孙效文 ;
梁利群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1) :1-5
[7]   Bioinformatic mining of type I microsatellites from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of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J].
Serapion, J ;
Kucuktas, H ;
Feng, JA ;
Liu, ZJ .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4, 6 (04) :364-377
[8]   Preliminary study on linkage mapping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DNA and AFLP markers using homozygous clonal fish in Ayu (Plecoglossus altivelis) [J].
Watanabe, T ;
Fujita, H ;
Yamasaki, K ;
Seki, S ;
Taniguchi, N .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4, 6 (04) :32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