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公路网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成凤
焦华富
潘庆
张王雁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公路网; 时空变化; 变化成因; 皖江城市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1.001
中图分类号
U412.1 [公路规划与公路网];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选取皖江城市带2002—2008年公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和公路货运量及人口、面积、经济等数据,通过年增长率、变化比例、公路密度、区位商等比较,对皖江城市带的公路时空变化进行研究。从总体上看,皖江城市带的道路等级体系较低,仍以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为主。从时间变化上看,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发展更快。从空间变化上看,沿江的东西方向和合巢芜—芜宣高速沿线的南北方向是皖江城市带内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快速发展的重要地带。最后,从自然条件、经济和人口因素、投资与政策方面对皖江城市带公路网变化成因进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交通基础设施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与发展——Var模型的研究 [J].
董大朋 ;
陈才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143-1147
[2]   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 [J].
徐建 ;
曹有挥 ;
孙伟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911-919
[3]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6) :726-731
[4]   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梁双波 .
地理研究, 2007, (02) :391-402
[5]   安徽省运输联系空间格局演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J].
关颖 ;
曹有挥 ;
梁双波 .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1) :76-82
[6]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65-1074
[7]   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 [J].
张兵 ;
金凤君 ;
于良 .
经济地理, 2006, (05) :776-779+796
[8]   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J].
徐旳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04, (06) :830-833
[9]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10]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J].
张文尝 ;
金凤君 ;
唐秀芳 .
地理学报, 1994, (06) :49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