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Ar/Ar年代学证据

被引:21
作者
朱光
刘国生
W.J.Dunlap
C.Teyssier
王勇生
牛漫兰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Research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3]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4] Acton
[5] ACT
[6] Australia
[7]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8]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9] Minneapolis
[10] MN
[11] USA
[1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13] 合肥
[14] 合肥
关键词
白云母40Ar/39Ar年龄; 糜棱岩; 郯庐断裂带; 同造山走滑运动; 大别-苏鲁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别造山带东缘的郯庐断裂带,具有两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最近从3处早期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获得了3个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92.5±0.7,189.7±0.6,188.7±0.7Ma,认为代表了早期左旋走滑变形的冷却年龄.这表明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起源于华北、华南板块沿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造山过程的后期,属于同造山走滑构造.而其在早白垩世滨太平洋构造活动时又被利用而再次发生左行平移.认为该断裂带在造山期可能是以转换断层型式出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郯庐断裂带南段并无巨大平移——来自安徽境内的证据 [J].
汤加富 ;
许卫 .
地质论评, 2002, (05) :449-456
[2]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J].
朱光 ;
牛漫兰 ;
刘国生 ;
王道轩 ;
宋传中 .
地质学报, 2002, (03) :325-334
[3]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J].
钟增球 ;
索书田 ;
张宏飞 ;
周汉文 .
地球科学, 2001, (06) :560-567
[4]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演化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J].
杨文采 ;
余长青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3) :346-359
[5]   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 [J].
贾红义 ;
刘国宏 ;
张云银 ;
张日华 .
安徽地质, 2001, (01) :9-18
[6]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朱光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徐嘉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50-256
[7]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Sm-Nd年龄测定及其对麻粒岩相退变质时间的制约 [J].
刘贻灿 ;
李曙光 ;
徐树桐 ;
江博明 ;
郑永飞 ;
张宗清 ;
江来利 ;
陈冠宝 ;
吴维平 .
地球化学, 2001, (01) :79-87
[8]   合肥盆地基底构造属性 [J].
赵宗举 ;
杨树锋 ;
陈汉林 ;
竺国强 ;
周进高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0, (03) :288-296
[9]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J].
肖文交 ;
周烑秀 ;
杨振宇 ;
赵西西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2) :147-153
[10]   大别造山带变质岩地层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郭震宇 ;
董火根 ;
郭令智 .
地层学杂志, 1998, (03) :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