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

被引:28
作者
钱中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文学; 文艺学; 当代文论; 现代转换; 文艺科学; 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 后现代文化; 古典文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上世纪 5 0年代引进的苏联文学理论 ,在 80年代受到了全面清算。 8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学者在不断清理、继承我国现代文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面向世界 ,探讨前沿问题 ,沟通中外古今 ,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形态。由于当今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 ,媒体、资本共谋制造文学时尚 ,文学功能的粗俗化 ,价值失范 ,文学理论确实严重滞后 ,但并非由于什么“前苏联体系”所致。文化研究为文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但难以替代文学理论。至于说文学理论已经从文化研究中取得了“后现代真经” ,一派光昌流丽景象 ,并要我们在很长时期内学深、学透这部真经 ,这可能会把人文科学标准化、“麦当劳化”了。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历史断裂与接轨之后:对当代文艺学的反思 [J].
陈晓明 .
文艺研究, 2004, (01) :29-34+158
[2]   再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兼与胡明、郭英德二位先生商榷 [J].
童庆炳 .
中国文化研究, 2002, (04) :1-8
[3]   再论文学理论学科的合法依据——兼答王志耕的《文学理论:走在路上》 [J].
曾庆元 .
文艺争鸣, 2002, (06) :52-54
[4]   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 [J].
盛宁 .
文艺研究, 2002, (06) :5-14
[6]   文学理论反思与文化诗学走向——兼评曾庆元对李春青之争鸣 [J].
田忠辉 .
文艺争鸣, 2002, (04) :67-69
[7]   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 [J].
郭英德 .
中国文化研究, 2002, (01) :16-17
[8]  
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J]. 李衍柱.文学评论. 2002(01)
[9]   也谈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合法依据”——评李春青的《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的反思》 [J].
曾庆元 .
文艺争鸣, 2001, (06) :30-33
[10]   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J].
陶东风 .
文学评论, 2001, (05)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