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和1997/1998超强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比较

被引:12
作者
郭栋 [1 ]
王琳玮 [2 ]
李震坤 [3 ]
苏昱丞 [1 ]
覃皓 [1 ]
黄莹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 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3] 上海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El Nio衰减年; 东亚大气环流; 中国降水异常;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60828010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El Nio可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遥相关型影响东亚季风,进而影响中国气候,是中国短期气候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之一。典型的El Nio事件通常在春、夏季开始,在秋、冬季成熟,在下一年的春、夏季消退,考虑到海—气作用的滞后效应,El Nio事件甚至可以在消退时期对东亚大气环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利用中国160站的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美国NOAA提供的全球海温数据,对比分析了2015/2016年和1997/1998年典型El Nio衰减年我国夏季降水和东亚环流特征的差异,并讨论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2016年和2008年夏季降水都大范围偏多,2016年夏季降水异常更为集中,但降水强度不及1998年。2)2016年降水的季节推进特征不明显。1998年6—8月的降水逐渐从南向北推进,与传统的季风降水演变进程较为一致。3)2016年和2008年我国夏季降水的差异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1998年6—7月副热带高压较2016年同期偏西偏南,而2016年8月副热带高压更为偏西并明显比气候平均偏北。4)1997/1998年El Nio事件中的赤道西太平洋异常冷海温比较强盛,而2015/2016年基本表现为偏暖,可能是造成1998年6—7月副热带高压较2016年同期偏西偏南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35 / 8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El Ni?o对东亚夏季风和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J].
赵俊杰 ;
薛峰 ;
林万涛 ;
段安民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6, 21 (06) :678-686
[2]   对话张人禾:2016年上半年中国南方强降水与超强厄尔尼诺 [J].
李清泉 ;
闵庆烨 .
科学通报 , 2016, (24) :2659-2662
[3]   2015/2016年强厄尔尼诺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 [J].
翟盘茂 ;
余荣 ;
郭艳君 ;
李庆祥 ;
任雪娟 ;
王亚强 ;
徐文慧 ;
柳艳菊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16, 74 (03) :309-321
[4]   2014-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气候影响 [J].
袁媛 ;
高辉 ;
贾小龙 ;
万江华 .
气象, 2016, 42 (05) :532-539
[5]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气候监测及诊断分析 [J].
邵勰 ;
周兵 .
气象, 2016, 42 (05) :540-547
[6]   2015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J].
司东 ;
柳艳菊 ;
邵勰 ;
王艳姣 .
气象, 2016, 42 (04) :481-488
[7]   天气尺度波列对长江中下游6月梅雨的影响 [J].
黄海燕 ;
王亚非 ;
何金海 ;
陈圣劼 ;
秦坚肇 .
大气科学学报, 2016, 39 (01) :28-36
[8]   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 [J].
陈丽娟 ;
袁媛 ;
杨明珠 ;
左金清 ;
李维京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05) :521-532
[9]   1998和2010年夏季降水异常成因的对比分析:兼论两类不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 [J].
王钦 ;
李双林 ;
付建建 ;
李国平 .
气象学报, 2012, 70 (06) :1207-1222
[10]   ENSO与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关系的不稳定性特征 [J].
宗海锋 ;
陈烈庭 ;
张庆云 .
大气科学, 2010, 34 (01) :18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