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的意义建构——基于“甲流”事件的政府话语分析

被引:19
作者
刘一弘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危机; 意义建构; 危机框架; 话语修辞; 2009甲流;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7.04.010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危机的紧急性、威胁性和不确定性强调特定状态下的个人感知和社会建构特点。本文探讨了政府在不断变化的危机状态下如何回应公众关于危机的认知需求。面对凸显的危机社会属性,政府作为意义建构者运用具有象征性的政治语言和行为影响公众危机情景认知,争取公众认同与支持。目前,作为政治沟通的危机管理研究在国内学术界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选取2009—2010年"甲流"事件为研究个案,运用"危机框架"理论分析中国政府危机期间的话语修辞内容,以工作会议和领导活动两种数据类型勾勒出中国政府在应对过程中的策略类型和时间分布。研究显示,中国政府及其领导在承认和强调甲流事件的社会政治影响的同时,外化危机的发生原因并避免谈论问责,也未提出替代目前政策系统的改革方案。全国居民调查显示,中国政府在甲流期间宏观层面的危机管理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解释政府的危机管理方式,启发政府官员在公共参与意愿不断高涨和媒体化社会逐步形成的双重背景下提升自身应对危机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8+158 +158-1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公共行政学视野下的危机定义研究回顾[J]. 刘一弘.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7(01)
[3]   公共危机事件后政府信任受损及修复机理——基于归因理论的分析和情景实验 [J].
徐彪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2) :27-38+140
[4]   中国应急管理的演进与转换:从体系建构到能力提升 [J].
钟开斌 .
理论探讨, 2014, (02) :17-21
[5]   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 [J].
张海波 ;
童星 .
政治学研究, 2010, (02) :50-55
[6]   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 [J].
童星 ;
张海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132-146+223
[7]   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 [J].
高小平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1) :18-24
[8]   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和政府危机公关 [J].
朱光喜 ;
王赵铭 ;
万细梅 ;
郑瑜怡 .
公共管理学报, 2006, (02) :40-48+109
[9]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胡鞍钢, 2015
[10]  
防控“甲流”[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薛澜,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