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典型植被群落地下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界面水分通量及水源组成

被引:10
作者
许秀丽 [1 ]
李云良 [2 ]
谭志强 [2 ]
张奇 [2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分通量; 水源组成; 植被水分胁迫; 鄱阳湖湿地; HYDRUS-1D模型; 茵陈蒿; 芦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下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GSPAC)界面水分传输是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关键.本文选取鄱阳湖湿地高位滩地的2种典型植被群落: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HYDRUS-1D垂向一维数值模拟,量化了湿地GSPAC系统界面水分通量,阐明了典型丰水年(2012年)和枯水年(2013年)鄱阳湖湿地植被群落的蒸腾用水规律和水源组成.结果表明:(1)茵陈蒿和芦苇群落土壤-大气界面的年降水入渗量为1570~1600 mm,主要集中在雨季4-6月,占年总量的60%;植物-大气界面的年蒸腾总量分别为346~470 mm和926~1057 mm,其中7-8月植被生长旺季最大,占年总量的40%46%;地下水-根区土壤界面的向上补给水量受不同水文年水位变化的影响显著,地下水年补给量分别为15~513 mm和277~616 mm,主要发生在蒸散发作用强烈和地下水埋深较浅的时段.(2)植被蒸腾用水分为生长初期(4-6月)和生长旺季(7-10月)2个阶段,丰水年植被的整个生长期蒸腾用水充足,枯水年植被生长旺季的蒸腾用水受到严重水分胁迫,实际蒸腾量仅为潜在蒸腾量的一半左右.(3)不同水文年湿地植被生长旺季的水源贡献不同:丰水年茵陈蒿群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芦苇群落以湖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枯水年茵陈蒿群落以降水和前期土壤水储量为主,芦苇群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湿地植被的水分利用策略,为阐明湖泊水情变化与植被演替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51 / 136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水分补排关系 [J].
林欢 ;
许秀丽 ;
张奇 .
湖泊科学, 2017, 29 (01) :160-175
[2]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土壤质地与水分特征参数研究 [J].
李云良 ;
许秀丽 ;
赵贵章 ;
姚静 ;
张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8) :1200-1208
[3]  
Effects of Water-table Depth and Soil Moisture on Plant Biomas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at a Seasonally Flooded Wetland of Poyang Lake, China[J]. XU Xiuli,ZHANG Qi,TAN Zhiqiang,LI Yunliang,WANG Xiaolong.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06)
[4]   鄱阳湖洲滩湿地地下水位对灰化薹草种群的影响 [J].
冯文娟 ;
徐力刚 ;
王晓龙 ;
李海英 ;
姜加虎 .
生态学报, 2016, 36 (16) :5109-5115
[5]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特征 [J].
许秀丽 ;
张奇 ;
李云良 ;
李相虎 ;
王晓龙 .
湖泊科学, 2014, 26 (02) :260-268
[6]   近十年鄱阳湖区极端干旱事件频发现象成因初析 [J].
刘元波 ;
赵晓松 ;
吴桂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1) :131-138
[7]   基于MOD16产品的鄱阳湖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 [J].
吴桂平 ;
刘元波 ;
赵晓松 ;
叶春 .
地理研究, 2013, 32 (04) :617-627
[8]   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 [J].
李云良 ;
张奇 ;
姚静 ;
李相虎 .
湖泊科学, 2013, 25 (02) :227-235
[9]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与水文情势关系 [J].
张丽丽 ;
殷峻暹 ;
蒋云钟 ;
王浩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 (06) :768-775
[10]   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分析 [J].
高惠嫣 ;
杨路华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5 (05) :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