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热排放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展望

被引:19
作者
孙然好 [1 ]
王业宁 [1 ]
陈婷婷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为热; 能源消耗; 热岛效应; 全球变暖; 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全球范围的城市扩张和能源消耗,导致人为热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影响地表热环境,人为热排放与城市热岛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国内外文献总结源清单法、数值模拟法和能量平衡方程等3种人为热估算方法的优缺点,评价人为热研究在城市、区域和全球尺度的主要进展和区别,归纳出现有研究在城市尺度多关注人为热的时间动态变化,区域和全球尺度研究则更关注人为热的空间差异,以及人为热对于全球变暖的贡献和人类的适应对策。从中发现人为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研究尺度和研究方法匹配性、研究结果的验证和比较、人为热排放与景观功能的联系、人为热排放强度和周期对气温的影响机制等。根据现存问题提出多学科集成、人为热与景观功能耦合、时空尺度选择、数据获取等4个方面的建议,有助于在理论和方法方面深化和拓展城市人为热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991 / 39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北京市区车辆热排放及其对小气候的影响 [J].
王业宁 ;
孙然好 ;
陈利顶 .
生态学报, 2017, 37 (03) :953-959
[2]  
人为热计算方法的研究综述[J]. 王业宁,孙然好,陈利顶.应用生态学报. 2016(06)
[3]   人为热释放:全球分布的估算及其气候效应的探索 [J].
陈兵 ;
陈良富 ;
董理 ;
石广玉 .
大气科学 , 2016, (02) :289-295
[4]   广州地区人为热释放的日变化和年际变化估算 [J].
占俊杰 ;
丹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6) :726-734
[5]   城市人为热及其影响城市热环境的研究综述 [J].
王频 ;
孟庆林 .
建筑科学, 2013, 29 (08) :99-106
[6]  
Estimation of the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Distribution in China from 1992 to 2009[J]. 陈兵,石广玉,王标,赵剑琦,檀赛春.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04)
[7]   城市地表热通量遥感反演及与土地类型的关系(英文) [J].
刘越 ;
后藤真太郎 ;
庄大方 ;
匡文慧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 22 (04) :699-715
[8]   基于CFD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热环境效应分析 [J].
刘艳红 ;
郭晋平 ;
魏清顺 .
生态学报, 2012, 32 (06) :1951-1959
[9]  
Model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temperature and artificial heat release[J]. NIU Qiang1*,NIE ChaoQun1,LIN Feng1,LI Ling2 & JI LuCheng1 1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2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2(03)
[10]   中国区域人为热释放的气候强迫 [J].
陈兵 ;
石广玉 ;
戴铁 ;
申彦波 ;
王标 ;
杨溯 ;
赵剑琦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6) :71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