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inia裂解与华南微板块形成和演化

被引:13
作者
廖宗廷
马婷婷
周征宇
陈跃昆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Rodinia; 地体; 大地构造; 华南微板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Rodinia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了华南相关地块在Rodinia中的位置以及从Rodinia到Pangea的演化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扬子陆块从Rodinia裂离后,其间在Gondwana形成时,可能发生过湘桂地体、云开地体、浙闽地体、保山地体和腾冲地体的碰撞拼贴造山作用过程.在古特提斯演化阶段,这些地体随古特提斯洋的开启而与扬子陆块裂离,并逐渐形成多岛洋的构造格局,之后又随Pangea的形成而再次与扬子陆块碰撞拼贴增生.因此,Rodinia,Gondwana,Pangea等的形成、裂解和裂离后地体的拼贴增生是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之一.Rodinia应该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82 / 1185+1190 +1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滇西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J].
廖宗廷 ;
陈跃昆 ;
魏志红 ;
李明辉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9) :1029-1033
[2]   东秦岭南部推覆带地质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J].
杨振武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1) :160-166
[3]   全球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局与古大陆再造问题 [J].
王鸿祯 ;
张世红 .
地球科学, 2002, (05) :467-481
[4]   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前奏 [J].
王剑 ;
刘宝珺 ;
潘桂棠 .
矿物岩石, 2001, (03) :135-145
[5]   扬子地块泥盆纪—石炭纪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古地理意义 [J].
张世红 ;
朱鸿 ;
孟小红 .
地质学报, 2001, (03) :303-313
[6]   全球新元古超大陆拼合和裂解及中国大陆所处位置古地磁研究进展 [J].
张文治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0, (03) :179-189
[7]   中国新元古代大陆拼合与Rodinia超大陆 [J].
郭进京 ;
张国伟 ;
陆松年 ;
赵风清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29-37
[8]   试论中国东南地区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的特征 [J].
廖宗廷,周祖翼,陈焕疆,景学立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4, (03) :234-242
[9]   中国东南部地体构造的研究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叶尚夫 ;
卢华复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4) :73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