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47
作者
甘晖 [1 ,2 ]
李坚明 [2 ,3 ]
冯广朋 [2 ,4 ]
龚竹林 [1 ]
黄凯 [5 ]
李家乐 [2 ]
机构
[1]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3]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5]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罗非鱼; 饲料; 脂肪水平; 生化指标; 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125 [罗非鱼(吴郭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与不同脂肪含量饲料间的关系。饲料脂肪水平为0%、2%、4%、6%、8%5个梯度组。结果表明,5组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量先上升后下降,而饲料系数则先下降后上升;肝脏重量、肝体比、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等4个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与奥尼罗非鱼幼鱼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试验鱼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等活性逐渐升高。本研究条件下饲料脂肪水平超过6%容易导致奥尼罗非鱼幼鱼形成脂肪肝,对其摄食、体形特征、生长指标、相关组织脂肪含量以及血清中酶的活性等都有明显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饲料中添加胆碱预防罗非鱼脂肪肝病变的作用 [J].
黄凯 ;
杨鸿昆 ;
甘晖 ;
龚竹林 ;
甘西 ;
罗永巨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2) :257-262
[2]   饵料中不同脂肪水平诱导红姑鱼脂肪肝病的研究 [J].
冯健 ;
贾刚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1) :61-64
[3]   红姑鱼日粮脂肪水平和脂肪酸比例与脂肪肝病关系研究附视频 [J].
冯健 ;
刘永坚 ;
刘栋辉 ;
田丽霞 ;
王明鹏 .
海洋科学, 2004, (06) :28-31
[4]   工厂化养殖卵形鲳鲹脂肪肝病的防治 [J].
胡金城 .
科学养鱼, 2004, (01) :42-42
[5]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的影响 [J].
王贵英 ;
曾可为 ;
郑翠华 ;
李清 .
饲料研究, 2003, (04) :38-39+41
[6]   养殖鱼类脂肪肝研究概况 [J].
王兴强 ;
段青源 ;
麦康森 ;
张百刚 .
海洋科学, 2002, (07) :36-39
[7]   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脂肪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稚鱼生长的影响 [J].
邱岭泉 ;
曲秋芝 ;
张永旺 .
水产学杂志, 2001, (02) :57-60
[8]   饲料脂肪含量对施氏鲟生长及其肝脏脂质组成的影响 [J].
肖懿哲 ;
陈月忠 ;
不详 .
台湾海峡 , 2001, (03) :376-380
[9]   草鱼脂肪肝的预防 [J].
张汉祥 .
渔业致富指南, 2001, (15) :47-47
[10]   四种抗脂肪肝物质降低草鱼肝胰脏脂质积累的替代关系 [J].
曹俊明 ;
林鼎 ;
薛华 ;
刘永坚 ;
关国强 ;
田丽霞 ;
毛永庆 .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2) :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