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细粒沉积岩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266
作者
姜在兴 [1 ]
梁超 [1 ]
吴靖 [1 ]
张建国 [1 ]
张文昭 [1 ]
王永诗 [2 ]
刘惠民 [2 ]
陈祥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细粒物质; 细粒沉积岩; 沉积动力学; 层序地层; 埋藏成岩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细粒沉积岩在沉积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看似"简单"而往往被忽略;同时受超微观实验条件的限制,细粒物质的沉积、成岩作用成为沉积学界乃至于地质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随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细粒岩沉积学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目前细粒沉积岩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规范和需要进一步深入之处。未来的研究应当综合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地层学相关理论知识,结合高精度的观察手段、地球物理识别技术、实验模拟等方法,探索理论突破与方法创新,规范细粒沉积岩相关概念及术语,建立系统、科学的细粒沉积岩分类方案,明确细粒物质沉积、成岩动力学过程,建立针对深水细粒物质的研究规范。在研究中应当重视学科交叉及科学研究与工业价值间的关联,使得细粒岩沉积学这一薄弱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好地服务于页岩油气勘探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031 / 10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济阳坳陷页岩油气评价方法——以沾化凹陷罗家地区为例 [J].
王永诗 ;
李政 ;
巩建强 ;
朱家俊 ;
郝运轻 ;
郝雪峰 ;
王勇 .
石油学报, 2013, 34 (01) :83-91
[2]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及储集空间特征 [J].
梁超 ;
姜在兴 ;
杨镱婷 ;
魏小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91-698
[3]   马朗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条件 [J].
梁世君 ;
黄志龙 ;
柳波 ;
燕列灿 ;
李华明 ;
马剑 .
石油学报, 2012, 33 (04) :588-594
[4]   烃源岩评价参数与油页岩品质指标内在关系探讨 [J].
柳少鹏 ;
周世新 ;
王保忠 ;
李靖 ;
张海坤 ;
巩书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3) :561-569
[5]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J].
邹才能 ;
朱如凯 ;
吴松涛 ;
杨智 ;
陶士振 ;
袁选俊 ;
侯连华 ;
杨华 ;
徐春春 ;
李登华 ;
白斌 ;
王岚 .
石油学报, 2012, 33 (02) :173-187
[6]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综述[J]. 姜在兴.地学前缘. 2012(01)
[7]   济阳坳陷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主控因素 [J].
姜秀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6) :23-27+112
[8]   微生物碳酸盐沉积及其研究意义 [J].
王月 ;
沈建伟 ;
杨红强 ;
王旭 ;
刘苗苗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10) :1038-1049
[9]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 [J].
刘树根 ;
马文辛 ;
LUBA Jansa ;
黄文明 ;
曾祥亮 ;
张长俊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239-2252
[10]   陆相深水环境层序识别标志及成因解释: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例 [J].
刘招君 ;
孙平昌 ;
贾建亮 ;
柳蓉 ;
孟庆涛 .
地学前缘, 2011, 18 (04) :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