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属性、目标和模式

被引:3
作者
侯彦斌
保承军
机构
[1] 兰州城市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属性; 培养目标; 办学模式;
D O I
10.19683/j.cnki.mzlt.2016.08.016
中图分类号
G7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一般属性,认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具有落后性、民族性和政策性等特殊属性;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因素,进而提出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养、职业技能、传承民族文化、开展共同价值观教育等方面为基本定位。文章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也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产方式发展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 [J].
唐智彬 ;
石伟平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15 (05) :63-68
[2]   论职业教育的政策属性 [J].
单作民 .
教育与职业, 2012, (15) :8-10
[3]   世界主要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基本趋势 [J].
顾明远 ;
马健生 ;
田京 .
外国教育研究, 2015, 42 (08) :3-13
[4]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问题探究 [J].
苟晓玲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08) :19-19
[5]   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 [J].
赵成 .
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3 (31) :19-22
[6]   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J].
孙百才 ;
张善鑫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6 (01) :79-85
[7]  
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D]. 赵翔宇.兰州大学 2009
[8]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探析 [J].
邓志革 .
教育与职业, 2006, (03) :11-13
[9]   国外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J].
高明侠 ;
鞠训光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3 (03)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