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坛紫菜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21
作者
陈昌生
谢潮添
纪德华
徐燕
郭留超
机构
[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坛紫菜;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3 [水产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的3个野生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种群共6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引物共扩增出222个位点,其中18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78%,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18%81.53%,平均为80.93%。期望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3304和0.4834;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3089和0.4551,表明坛紫菜种群内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在三个种群间没有明显差异。依据Gst值,坛紫菜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占93.5%),只有6.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由此说明坛紫菜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很低,这与坛紫菜种群间充分的基因交流(Nm=7.1930)是相关的。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坛紫菜60个个体并不按照其地理分布进行分群,而是随机分群的。文章最后还对坛紫菜种质资源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ISSR标记在坛紫菜不同色泽丝状体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J].
谢潮添 ;
纪德华 ;
陈昌生 ;
徐燕 ;
张元 .
水产学报, 2007, (01) :105-111
[2]   黑龙江野生莲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式样 [J].
薛建华 ;
卓丽环 ;
周世良 .
科学通报, 2006, (03) :299-308
[3]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选育品系及其野生型的ISSR指纹分析 [J].
李文红 ;
姚建亭 ;
王继成 ;
王如才 ;
段德麟 .
海洋与湖沼, 2005, (03) :241-247
[4]   利用AFLP技术研究条斑紫菜的遗传变异 [J].
杨锐 ;
刘必谦 ;
骆其君 ;
王亚军 ;
包佳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3) :159-162
[5]   几种紫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陈骁 ;
左正宏 ;
姚继承 ;
陈奕欣 .
海洋科学, 2005, (04) :76-80
[6]   几种江蓠属海藻的ISSR标记分析 [J].
孙雪 ;
张学成 ;
茅云翔 ;
刘金姐 ;
隋正红 ;
秦松 ;
费修绠 .
高技术通讯, 2003, (09) :89-93
[7]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的同工酶分析 [J].
李健 ;
高天翔 ;
柳广东 ;
刘萍 ;
王清印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2) :1-8
[8]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研究坛紫菜的遗传变异 [J].
杨锐 ;
刘必谦 ;
骆其君 ;
王亚军 ;
周湘池 ;
戴继勋 .
高技术通讯, 2002, (01) :83-86
[9]   五个紫菜品系间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J].
徐涤 ;
宋林生 ;
秦松 ;
Alessandro Pala ;
费修绠 ;
曾呈奎 .
高技术通讯, 2001, (12) :1-3+8
[10]   条斑紫菜不同栽培品系的RAPD研究 [J].
梅俊学 ;
金德敏 ;
贾建航 ;
费修绠 .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