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形态对不同来沙过程的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晨玲 [1 ]
关见朝 [2 ]
方春明 [2 ]
王协康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水沙变化; 溯源淤积; 河流形态;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8.02.003
中图分类号
TV149 [泥沙测验和试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山区流域突发性暴雨洪水常携带大量泥沙及石块进入河道,使河流形态急剧改变,引发局部区域水沙灾害。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来水来沙条件对宽窄相间和比降骤变河段河床形态的影响,研究了泥沙落淤发展趋势及河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上游有泥沙补给时,泥沙在宽窄相间河段落淤,呈现溯源淤积现象,流量越小,泥沙淤积向上游发展的速度越快,铺床作用明显,堆床作用较弱;随流量增大,淤积锋面向上游发展速度减小,铺床作用减弱,堆床作用增强。下游河段泥沙落淤使得原有的局部河床抬高,纵比降减小,落淤趋势进一步发展扩大,泥沙输移与河流形态之间形成一种互馈机制,相互影响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Channel bed response to an increased sediment supply. Podolak C,Wilcock P. Dissertations.&.Theses-Gradworks . 2012
[2]   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山区河流的河床响应试验研究 [J].
郑媛予 ;
王慧锋 ;
王海周 ;
王协康 .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 49(S1) (S1) :8-13
[3]   山区河流浅水条件下漂石对河床响应与泥沙补给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协康 ;
王冰洁 ;
王海周 ;
刘岩 ;
刘兴年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6, 48 (06) :46-50
[4]   变坡陡比降河道强输沙下泥沙淤积与水位激增的试验研究 [J].
李彬 ;
郭志学 ;
陈日东 ;
张斌 .
泥沙研究, 2015, (03) :63-68
[5]   汶川强震区龙溪河流域泥石流灾害分布规律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龙溪河8·13泥石流为例 [J].
马煜 ;
李彩侠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 15 (10) :27-31
[6]   明渠水流边壁影响修正的计算方法 [J].
胡旭跃 ;
程永舟 ;
刘斌 ;
李冬 .
泥沙研究, 2010, (05) :55-58
[7]   地震背景下的川江流域泥沙与河床演变问题研究进展 [J].
曹叔尤 ;
刘兴年 ;
黄尔 ;
杨克君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26-34
[8]   峡谷区河道边壁阻力 [J].
朱鹏程 ;
蔡今 .
泥沙研究, 1984, (04) :48-59
[9]   山区河流河床形态与水沙变化下的水位响应机理研究 [J].
王海周 ;
张晨玲 ;
郑媛予 ;
王协康 .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 49 (05) :56-62
[10]  
Formula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bed-load. Einstein H A.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