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权力与再物质化:食物消费地理新进展

被引:42
作者
林俊帆
林耿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食物消费; 认同; 味道; 再物质化;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6.007
中图分类号
TS971 [美食学];
学科分类号
0832 ;
摘要
食物是人地关系的天然纽带。自伯克利学派开始关注食品消费研究起,食物研究在国外已属发展较成熟的领域,食物消费研究更是新近地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与家庭研究、性别地理研究关联密切。食物消费主流研究很大部分关涉意义诠释和文化建构,包括文化和身份认同、意义空间塑造、味道与边界、旅游体验、地方指向等命题。食物消费研究也正在经历和吸收一些变化中的研究思潮,特别是警惕过度的"文化转向",重视有关政治地理和再物质化/物质地理的理论主张等。这种研究取向的变化及多元化趋势,作为新文化地理研究的一个缩影,正逐渐对国内食物消费地理研究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外饮食文化研究进展 [J].
蔡晓梅 ;
刘晨 .
人文地理, 2013, 28 (05) :36-41
[2]   全球化与地方性冲突背后的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基于广州的案例 [J].
曾国军 ;
孙树芝 ;
朱竑 ;
刘博 ;
蔡晓梅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91-298
[4]   中国饮食文化地理研究综述 [J].
张述林 ;
张帆 ;
唐为亮 ;
邹程林 ;
苏清委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9, 21 (02) :27-31
[5]   中国饮食文化思想 [J].
王学泰 .
传承, 2008, (21) :38-40
[7]   西方饮食消费文化研究进展与评述 [J].
蔡晓梅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4) :57-61
[8]   中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J].
蔡晓梅 ;
司徒尚纪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05) :83-88
[9]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和发展趋势 [J].
陈传康 .
地理学报, 1994, (03) :22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