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覆盖作物对南方稻田水稻生理生化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唐海明 [1 ,2 ]
汤文光 [1 ,2 ]
肖小平 [1 ,2 ]
罗尊长 [1 ,2 ]
杨光立 [1 ]
张帆 [1 ]
机构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 湖南省农业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南方稻田; 水稻; 冬季覆盖作物; 生理生化特性;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4~2009年以冬闲-双季稻为对照,对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和马铃薯-双季稻4种不同冬季覆盖作物稻田水稻植株的生理生化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稻田冬季覆盖作物处理均能提高双季稻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丙二醛(MDA)含量除早稻的苗期和分蘖期外,其他生育时期均低于对照;各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18.08万穗·hm-2、21.25万穗·hm-2、12.75万穗·hm-2和17.26万穗·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98%、8.50%、13.62%和6.99%,千粒重分别增加0.24g、0.10g、0.14g和0.43g,产量分别增加324.44kg·hm-2、381.17kg·hm-2、91.04kg·hm-2和303.46kg·hm-2;各处理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9.81万穗·hm-2、11.48万穗·hm-2、5.06万穗·hm-2和14.91万穗·hm-2,结实率分别增加6.29%、8.81%、15.11%和8.50%,千粒重分别增加0.93g、0.88g、0.10g和0.90g,产量分别增加302.28kg·hm-2、316.03kg·hm-2、110.13kg·hm-2和468.17kg·hm-2。该研究显示,在南方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可增强水稻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改善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176 / 11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双季稻区冬种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J].
朱波 ;
胡跃高 ;
曾昭海 ;
肖小平 ;
杨光立 ;
黄凤球 .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2074-2077
[2]   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曾希柏 ;
孙楠 ;
高菊生 ;
王伯仁 ;
李莲芳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6) :1198-1205
[3]   前茬冬季覆盖作物对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影响 [J].
王丽宏 ;
曾昭海 ;
杨光立 ;
叶桃林 ;
胡跃高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164-167
[4]   南方冬季覆盖作物的碳蓄积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J].
王丽宏 ;
胡跃高 ;
杨光立 ;
曾昭海 ;
叶桃林 ;
张帆 .
生态环境, 2006, (03) :616-619
[5]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J].
谢红梅 ;
朱钟麟 ;
郑家国 ;
姜心绿 ;
卿明福 .
核农学报, 2006, (01) :79-82+31
[6]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J].
高菊生 ;
徐明岗 ;
王伯仁 ;
秦道珠 ;
文石林 ;
申华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211-214+259
[7]   高产杂交稻品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衰老生理特性 [J].
刘辉 ;
徐孟亮 ;
陈良碧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03) :326-328
[8]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齐穗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比较分析 [J].
关欣 ;
陈温福 ;
殷红 ;
李振兴 ;
吕香玲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351-354
[9]   红壤稻田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谢小立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1) :71-73
[10]   黄土高原区农田覆盖效应与前景分析 [J].
梁银丽 ;
张成娥 ;
郭东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1)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