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T模型的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实证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斌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
关键词
IPAT模型; 经济发展; 能源消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IPAT模型是分析经济发展与能耗、环境影响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IPAT模型的STIRPAT模型,对我国1990-2010年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0-2010年间,对我国能源消耗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人口总数和人均富裕程度;基于IPAT变形模式,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十二五"期间尽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但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仍将持续上升,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J].
邵帅 ;
杨莉莉 ;
曹建华 .
财经研究, 2010, 36 (11) :16-27
[2]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足迹的区域差异分析 [J].
李琦 ;
韩亚芬 ;
陈建永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4) :13283-13284+13314
[3]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甘肃省环境压力的影响 [J].
陈强强 ;
孙小花 ;
王生林 ;
杨双喜 .
西北人口, 2009, (06) :58-61
[4]   基于IPAT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实证研究 [J].
戴钰 ;
刘亦文 .
经济数学, 2009, 26 (02) :65-71
[5]  
应用回归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何晓群,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