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被引: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彩娜
周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周俊
机构
:
[1]
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
:
当代青年研究
|
2009年
/ 04期
关键词
:
网络成瘾;
父母教养方式;
青少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与根特教养方式量表,考察了966名初、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时间管理问题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与一般群体相比网络成瘾高危群体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监控、约束、严厉惩罚、忽视四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监控维度,高危群体显著低于一般群体,而在约束、严厉惩罚、忽视四个维度,高危群体显著低于一般群体;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监控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男女生的网络成瘾,约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男生的网络成瘾,而忽视和物质奖励可以显著预测女生的网络成瘾。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晶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3)
:294
-296
[2]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J].
张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国华
;
雷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心理系
不详
雷雳
;
邹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邹泓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8,
(01)
:37
-39+58
[3]
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王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王盼
;
甘怡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甘怡群
;
李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李敏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5)
:460
-462
[4]
未成年人犯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J].
张亚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亚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红英
;
刘学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学惠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19
-122
[5]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模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梅
;
张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张锋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04)
:63
-70
[6]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J].
李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李涛
;
张兰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张兰君
.
心理科学,
2004,
(03)
:662
-663
[7]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嵇宇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
嵇宇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玲凤
.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02)
:121
-123
[8]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概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宏利
;
王争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王争艳
;
张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张雷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5)
:329
-330+328
[9]
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
[J].
岳冬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岳冬梅
;
李鸣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李鸣杲
;
金魁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金魁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宝坤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03)
:97
-101+143
[10]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prevalence and psychological features[J] . F.Cao,L.Su.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 2006 (3)
←
1
2
→
共 12 条
[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晶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3)
:294
-296
[2]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J].
张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国华
;
雷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心理系
不详
雷雳
;
邹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邹泓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8,
(01)
:37
-39+58
[3]
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王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王盼
;
甘怡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甘怡群
;
李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李敏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5)
:460
-462
[4]
未成年人犯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J].
张亚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亚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红英
;
刘学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学惠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19
-122
[5]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模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梅
;
张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张锋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04)
:63
-70
[6]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J].
李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李涛
;
张兰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张兰君
.
心理科学,
2004,
(03)
:662
-663
[7]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J].
嵇宇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
嵇宇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玲凤
.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02)
:121
-123
[8]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概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宏利
;
王争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王争艳
;
张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张雷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5)
:329
-330+328
[9]
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
[J].
岳冬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岳冬梅
;
李鸣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李鸣杲
;
金魁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金魁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宝坤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03)
:97
-101+143
[10]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prevalence and psychological features[J] . F.Cao,L.Su.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 2006 (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