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型信访:对中国信访僵局的一个基础性解释

被引:9
作者
刘正强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扩展型信访; 原发型信访; 价值中立; 基础性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8 [信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信访僵局与治理困境,"法治""治理"等范式是多数学者秉持的解释策略。由于对现实问题抱持治理期待,包括信访分类治理在内的许多研究往往带有浓厚的现实情怀尤其是美好的治理愿景。从中国信访制度的承载力的入手,有必要对当前信访"爆棚"现象作出了基础性、还原性的解释,并阐明削减信访存量的主张。其核心是回归价值中立这一经典立场,在悬置对访民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借由一对新的类型化方式(扩展型信访VS原发型信访)来揭示信访+的扩展、衍生逻辑及其消长机制,从而超越杂多的分类,为理解当前中国信访现状、特别是形成新的信访治理结构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边缘人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J].
魏程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2) :35-43+125
[2]   重建信访政治——超越国家“访”务困境的一种思路 [J].
刘正强 .
开放时代, 2015, (01) :156-170+7
[3]   特定职业群体上访的发生机制 [J].
陈柏峰 .
社会科学, 2012, (08) :59-68
[4]   农民上访的分类治理研究 [J].
陈柏峰 .
政治学研究, 2012, (01) :28-42
[5]   “表演型上访”:作为弱者的上访人的“武器” [J].
尹利民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3 (01) :18-24
[6]   上访体制的根源与出路 [J].
张千帆 .
探索与争鸣, 2012, (01) :33-36
[7]   信访制度是否适应时代潮流 [J].
任剑涛 .
探索与争鸣, 2012, (01) :27-32
[8]   政策激励型表达: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个分析框架 [J].
王德福 .
探索, 2011, (05) :147-153
[9]   重塑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理解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困境的一个框架 [J].
杨华 ;
王会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41-49
[10]   “要挟型上访”——底层政治逻辑下的农民上访分析框架 [J].
饶静 ;
叶敬忠 ;
谭思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3) :2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