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典型干草原群落特征与多样性的恢复动态

被引:2
作者
李兰花 [1 ]
高永 [2 ]
孙树光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3] 内蒙古国土资源信息院
关键词
退化草原; 群落特征; 多样性; 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对退化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其恢复过程、机理、探讨恢复的限制因子和进一步制定快速、低投入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通过对内蒙古典型干草原地带退化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为主〕禁牧8a的恢复过程研究表明:在退化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高度上升;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增加;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先明显增长后趋于平缓稍微有所下降,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减少,这一变化与该区草原植被特质及人为干扰活动有关。即在禁牧初期,一些1、2a生植物的侵入,以及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优势种得以优先恢复,所以植物群落各特征都呈增长趋势;而随着禁牧年限的增长,草原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各植被生态特征变化都呈平稳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典型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双齿葱组织变化研究 [J].
刘佳慧 ;
白璐 ;
梁宏伟 ;
张韬 ;
崔玉刚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9 (04) :248-252
[2]   退化草原冷蒿群落13年不同放牧强度后的植物多样性 [J].
刘振国 ;
李镇清 .
生态学报, 2006, (02) :475-482
[3]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J].
王永明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40-41+99
[4]   禁牧对巴林右旗天然草地生产力及植被组成的影响 [J].
王丽娟 ;
李青丰 ;
根晓 .
中国草地, 2005, (05) :11-15
[5]   阿拉善荒漠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变化 [J].
周志宇 ;
付华 ;
陈亚明 ;
吴彩霞 ;
李雪瑞 ;
朱兴运 ;
甘红军 ;
爱东 .
草业学报, 2003, (01) :34-40
[6]   草原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 [J].
尚占环 ;
姚爱兴 .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2, (02) :70-75
[7]   草甸草原植被利用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 [J].
许志信 ;
张晓明 ;
白飞 ;
昭和斯图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68-73
[8]   羊草+大针茅草原群落退化演替机理的研究 [J].
王炜 ;
梁存柱 ;
刘钟龄 ;
郝敦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68-472
[9]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机理的研究 [J].
汪诗平 ;
李永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54-58
[10]   面向21世纪的中国草地资源 [J].
徐柱 .
中国草地, 1998, (05)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