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率视角下的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对比

被引:24
作者
黄建欢 [1 ,2 ]
杨晓光 [2 ,3 ]
成刚 [4 ]
汪寿阳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4] 不详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效率; 资源诅咒; 资源开发利用; 贡献分解; 结构控制法;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5.01.005
中图分类号
F062.1 [资源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06 ;
摘要
从单一的经济增长视角拓展到多维的生态效率视角来考察资源诅咒是否成立,对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的数据包络模型测算2001年-2011年中国省域生态效率,比较了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生态效率差异,测度了规模效应的贡献,提出并利用结构控制法构造对照样本,考察了资源开发型区域中两类部门的效率差异及其贡献。研究发现:基于经济增长维度的比较表明资源诅咒现象不明显;资源利用型区域的生态效率平均为资源开发型区域的1.6倍以上,表明基于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多维视角时资源诅咒现象显著存在。对资源开发型区域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其生态效率有60%以上来源于规模效应,且其资源利用部门的效率严重低于资源开发部门的水平,对总体生态效率的贡献不到40%。资源诅咒现象和生态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源开发,而是资源丰裕环境下的资源浪费行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改变资源开发策略,而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和不协调来源——基于CREE-EIE分析框架 [J].
黄建欢 ;
杨晓光 ;
胡毅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7) :17-30
[2]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机理——基于生态效率和空间计量的研究 [J].
黄建欢 ;
吕海龙 ;
王良健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532-545
[3]   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 [J].
涂正革 ;
谌仁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9) :31-43
[4]   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李强 ;
徐康宁 ;
魏巍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3) :251-257
[5]   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资源诅咒效应国内研究综述 [J].
黄悦 ;
刘继生 ;
张野 .
地理科学, 2013, 33 (07) :873-877
[7]   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 [J].
方颖 ;
纪衎 ;
赵扬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44-160
[8]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研究 [J].
王恩旭 ;
武春友 .
管理学报, 2011, 8 (03) :443-450
[9]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之“荷兰病”——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J].
冯宗宪 ;
姜昕 ;
赵驰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4) :74-82+126
[10]   煤炭资源开发对中国煤炭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学说的经验研究 [J].
邵帅 .
财经研究, 2010, 36 (03) :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