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初制中萎凋与初烘工艺研究

被引:42
作者
丁勇
徐奕鼎
王烨军
张必桦
苏有健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祁门红茶; 初制; 萎调; 初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试验设置高、中、低的3种萎凋风力处理和重、中、轻3种初烘程度处理,研究祁门红茶初制中不同的萎凋、初烘工艺对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应试验茶样所检测得到的水解产物、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含量数据有一定差异、却大都并不显著,说明现有的制茶设备调控适应性强。风力大的萎调方式工效较高但水解作用较弱,果胶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水解产物含量略低,风力小的萎调方式水解作用较强、水解产物略高,但工效较低、调控难度大,中等风力的萎凋方式工效较高、理化品质表现较好。初烘程度偏轻的处理,酶性反应及湿热作用较强、时间较长,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等主要理化品质成分含量相对较低,茶褐素含量较高。初烘程度适中的处理,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等主要理化品质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比例相对适宜。初烘程度偏重的工艺处理掌控不佳时,容易造成急火或高火,并且不利于后续的足烘焙香。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J].
方世辉 ;
王先锋 ;
汪惜生 .
中国茶叶加工, 2004, (02) :19-21
[2]   红茶加工中物质变化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J].
段红星 ;
邵宛芳 .
福建茶叶, 2004, (02) :13-14
[3]   试析茶叶加工工程的技术应用 [J].
丁勇 .
中国茶叶加工, 2002, (04) :21-22+27
[4]   红茶制造中过氧化物酶变化的研究 [J].
刘仲华 ;
黄建安 ;
施兆鹏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0, (02) :169-175
[5]   祁门红茶初制加工过程香气成分的研究 [J].
舒庆龄 ;
赵和涛 ;
汪有钿 .
安徽农业科学, 1989, (01) :91-94
[6]  
茶叶生物化学.[M].宛晓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茶叶化学.[M].顾谦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8]  
中国名茶志.[M].王镇恒;王广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商业部茶叶畜产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0]  
制茶技术理论.[M].陈椽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