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泥盆纪—三叠纪盆-山转换过程与特提斯构造演化

被引:25
作者
谭富文
潘桂棠
王剑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滇西; 特提斯; 盆山转换; 前陆盆地;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1.03.028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滇西地区以昌宁 -孟连缝合带为古特提斯主洋闭合的位置。晚古生代中生代时期古特提斯经历了一次盆转山和山控盆演变序列的全过程 ,可大致划分为 4个发展阶段 :(1)洋盆扩张阶段 (D- C2 )。古特提斯洋西侧的保山地块属冈瓦纳古陆的东缘 ,为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 ;东侧的思茅地块属扬子地块的西缘部分 ,为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 (2 )洋-陆汇聚阶段 (C3- P2 )。昌宁 -孟连洋向东俯冲消减 ,思茅地区转化为弧后扩张盆地 ;墨江一带形成弧后扩张洋盆 ,思茅地块从扬子西缘分离。 (3)弧 -陆碰撞阶段 (T1 - T3)。古特提斯主洋及分支洋盆相继关闭 ,全区发生大规模的造山升隆 ,前期的盆转山过程转入山控盆阶段 ,在哀牢山两侧分别形成了受造山作用控制的兰坪 -思茅弧后前陆盆地和楚雄周缘前陆盆地。(4)陆 -陆碰撞阶段 (J1 - K) ,滇西前陆盆地向陆内拗陷盆地转变 ,造山带的控盆作用结束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楚雄前陆盆地系统的构造单元及沉积标识 [J].
谭富文 ;
尹福光 ;
许效松 ;
万方 .
沉积学报, 2000, (04) :573-579+610
[2]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李晓清 ;
殷进垠 ;
朱德丰 ;
刘立群 .
地学前缘, 2000, (04) :477-486
[3]   楚雄盆地性质与沉积层序演化 [J].
许效松 ;
尹福光 ;
万方 ;
谭富文 .
岩相古地理, 1999, 19 (05) :1-11
[4]   云南思茅地区上石炭统沉积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J].
谭富文 ;
许效松 ;
尹福光 ;
李兴振 .
岩相古地理, 1999, 19 (04) :26-34
[5]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J].
殷鸿福 ;
吴顺宝 ;
杜远生 ;
彭元桥 .
地球科学, 1999, (01) :3-14
[6]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J].
朱创业 ;
夏文杰 ;
伊海生 ;
蔚远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4) :25-32
[7]   哀牢山区太忠—李仙江带上二叠统(P2)弧火山岩 [J].
魏启荣 ;
沈上越 .
矿物岩石, 1997, (02) :9-17
[8]   楚雄复式盆地演化及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J].
尹福光 ;
蒲心纯 ;
朱同兴 .
岩相古地理, 1997, 17 (03) :22-35
[9]   楚雄前陆盆地的充填层序与造山作用 [J].
蒲心纯,尹福光,朱同兴 .
岩相古地理, 1996, (03)
[10]   云南临沧花岗岩的冲断叠瓦构造与推覆构造 [J].
杨振德 .
地质科学, 1996, (02) :13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