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23
作者
谭丽娟
郭松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博兴油田; 沙四上亚段; 滩坝砂岩; 油气富集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隐蔽油气藏成藏机制,在总结油气富集特征的基础上对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分布具有严重不均一性,油气主要集中在断裂带以及沉积砂体较厚的坝主体和坝边缘相带;主要存在断层-岩性(物性)复合型油气藏、物性封闭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断层遮挡油气藏4种油气藏样式;在油源及构造背景相似的前提下,储层物性与非均质程度成为控制该区滩坝砂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最主要因素;油气运移基本通道为储层连通孔隙、微层理面与层间界面,存在基本通道侧向输导、基本通道复合微裂隙输导和基本通道复合断裂阶梯状输导3种样式的油气输导体系,砂体展布、构造轮廓以及断裂体系的空间配置决定了油气区域输导指向和油气可能富集的空间位置;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配置对于本区油气成藏差异性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模式 [J].
操应长 ;
王健 ;
刘惠民 ;
贾光华 ;
万念明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6) :5-10
[2]   东营凹陷南斜坡古近系油气沿输导层优势侧向运移的控因分析 [J].
王建伟 ;
宋国奇 ;
宋书君 ;
王新征 ;
高侠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5) :36-40+55
[3]   博兴洼陷沙四段滩坝沉积体系及其主控因素 [J].
阳孝法 ;
林畅松 ;
刘景彦 ;
郭凯 ;
宋小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3) :22-25+114
[4]   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段滩坝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J].
李茹 ;
韦华彬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9, 29 (01) :32-36
[5]   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 [J].
邹灵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34-36+113
[6]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高频沉积旋回对滩坝砂体的沉积控制作用 [J].
王冠民 ;
高亮 ;
林旭梅 ;
王志坤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01) :44-48
[7]   东营凹陷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油气运聚探讨 [J].
姜素华 ;
李涛 ;
姜雨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12-17
[8]   断陷盆地滩坝砂岩储集体勘探方法 [J].
潘兴祥 .
天然气工业, 2007, (S1) :278-281
[9]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排烃特征及潜力评价 [J].
姜福杰 ;
庞雄奇 ;
姜振学 ;
李素梅 ;
田丰华 ;
张晓波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2) :69-74
[10]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岩性油藏形成机制 [J].
苏永进 ;
蒋有录 ;
廉庆存 ;
宋建勇 ;
石世革 .
石油学报, 2005, (05)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