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动因及治理

被引:60
作者
胡磊
机构
[1] 不详
[2]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去劳动关系化”; 网络平台经济; 从属性劳动; 网约工; 权益保护;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9.09.016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去劳动关系化"包括去劳动合同化用工、去雇主化就业、遮蔽事实劳动关系等情形,实质是去除雇佣或从事从属性劳动的束缚。网络平台经济中,"去劳动关系化"的经济动因是平台低成本灵活用工和网约工寻求自由高收益;技术动因是数字化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重塑了劳资关系从属性;制度动因是劳动关系认定和"两分法"权益保护制度存在盲区,助长了机会主义行为。"去劳动关系化"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但降低了其安全性。其治理取向是:与时俱进地调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推进"劳动从属性由弱到强,法律规制由宽到严";弱化社保缴纳、劳动标准执行与劳动关系的关联性,优化社会保障和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优化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严惩遮蔽事实劳动关系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网络劳务是对劳动法的挑战吗 [J].
王天玉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6) :121-124
[2]   分享经济下的劳动控制与工作自主性——关于网约车司机工作的混合研究 [J].
吴清军 ;
李贞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4) :137-162+244
[4]  
浙江省新业态劳动用工问题研究[N]. 仉贻泓,王怀忠,薛卫东,蔡杰.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8 (003)
[5]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