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及物句和非宾格句中宾语的题元角色、格位形式和语类性质研究

被引:2
作者
马志刚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Minimalist Program; NPs(noun phrases); objects; theta-roles; case-marking; categorial status; quantified phrases; determiner phrase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汉语及物句和非宾格句中的宾语在题元角色、格位形式和语类性质方面应该具有匹配关系。及物句中的宾语承担受事、承载宾格,因此其语类性质既可为数量短语,也可为定指短语;而非宾格句中的宾语只能为数量短语,因为非宾格动词要求能表达部分量的数量短语作其宾语以承担存事、承载部分格。本文所主张的名词短语在义、音、形等诸多方面应该匹配的最简理念理应推及其他句型中包括宾语在内的其他句法功能项(主语、间宾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语素成分与英汉双宾结构的句法语义属性 [J].
马志刚 .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 (01) :69-78
[2]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词汇特征与保留宾语句式的跨语言差异 [J].
马志刚 ;
章宜华 .
现代外语, 2010, 33 (01) :1-11+108
[3]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题元角色和领主属宾句的跨语言差异 [J].
马志刚 .
语言科学, 2008, (05) :492-501
[4]   理论的改善和事实的支撑——关于领属性偏正结构充当远宾语 [J].
邢福义 ;
沈威 .
汉语学报, 2008, (03) :2-11+95
[5]   也谈“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 [J].
刘晓林 .
中国语文, 2007, (05) :440-443
[6]   语言学假设中的证据问题——论“王冕死了父亲”之类句子产生的历史条件 [J].
石毓智 .
语言科学, 2007, (04) :39-51
[7]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J].
黄正德 .
语言科学, 2007, (04) :3-21
[8]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6, (04) :291-300+383
[9]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 [J].
潘海华 ;
韩景泉 .
语言研究, 2005, (03) :1-13
[10]   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 [J].
徐烈炯 .
中国语文, 2002, (05) :400-41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