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流域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11
作者
代俊峰 [1 ,2 ,3 ,4 ]
全秋慧 [3 ]
方荣杰 [3 ,4 ]
曾鸿鹄 [3 ,4 ]
张红艳 [3 ]
徐勤学 [3 ,4 ]
杨利超 [1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3]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径流分割法; 降雨量差值法; 径流量差值法; 漓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径流分割法(丰枯径流差值法)、降雨量差值法和径流量差值法,基于2005—2014年各月水文和水质数据,进行漓江流域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估算。结果表明,径流分割法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精度最高,丰枯水期污染物负荷差值和流量差值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在0.88以上;基于径流分割法的污染物总负荷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在0.91以上,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结果接近。与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相比,不同方法计算的总磷非点源污染比例呈现较强的稳定性。径流分割法的计算结果显示,2005—2014年高锰酸盐指数的非点源比例平均值为0.70,氨氮的非点源比例平均值为0.73,总磷的非点源比例平均值为0.74,说明非点源污染对漓江流域上游水质的贡献率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J].
刘庄 ;
晁建颖 ;
张丽 ;
解宇锋 ;
庄巍 ;
何斐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 (03) :432-442
[2]   漓江流域近15年遥感植被覆盖度f变化特征 [J].
靖娟利 ;
王永锋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4 (02) :260-265
[3]   漓江桂林市区段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J].
周振明 ;
陈朝述 ;
刘可慧 ;
李俊 ;
陈孟林 ;
蒋瑜 ;
于方明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4) :649-656
[4]   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 [J].
陈凯 ;
张永祥 ;
蔡德所 ;
张杰 ;
徐盛 ;
王备新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0 (04) :115-122
[5]   基于GIS的漓江流域环境敏感性分析附视频 [J].
张永祥 ;
蔡德所 ;
周铭 .
中国水土保持, 2012, (11) :61-63
[6]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不同富营养化水体水葫芦营养成分研究 [J].
徐广平 ;
沈育伊 ;
何成新 ;
王静 ;
黄玉清 ;
莫凌 ;
王新桂 ;
孙英杰 ;
曾丹娟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6) :262-266
[7]   深圳坪山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J].
李杨 ;
马晓明 .
水资源保护, 2012, 28 (02) :42-45
[8]   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方法研究 [J].
黄国如 ;
姚锡良 ;
胡海英 .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29 (11) :28-32
[9]   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J].
杨青瑞 ;
陈求稳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0, 30 (06) :8-10+38
[10]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J].
张皓天 ;
张弛 ;
周惠成 ;
沈必成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6) :6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