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深圳坪山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李杨
[1
,2
]
马晓明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非点源污染;
LTHIA模型;
深圳市;
坪山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坪山河流域1990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土壤普查资料和降雨数据,利用长周期水文影响评价模型(LTHIA),以TP、TN为评价指标,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1990年到2000年,耕地、园地有向建设用地转化的趋势,其中耕地和园地所占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8%和12.4%减少到3.2%和8.7%,建设用地和水域所占比例分别由原来的1.8%和1.9%增加到7.5%和2.4%。同时,非点源污染敏感区不断扩大,平均径流量增加了9.6%;TN污染负荷由1990年的483.2t增加到2000年的498.4t,TP污染负荷从29.2t增加到36.3t。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