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李杨 [1 ,2 ]
马晓明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非点源污染; LTHIA模型; 深圳市; 坪山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坪山河流域1990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土壤普查资料和降雨数据,利用长周期水文影响评价模型(LTHIA),以TP、TN为评价指标,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1990年到2000年,耕地、园地有向建设用地转化的趋势,其中耕地和园地所占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8%和12.4%减少到3.2%和8.7%,建设用地和水域所占比例分别由原来的1.8%和1.9%增加到7.5%和2.4%。同时,非点源污染敏感区不断扩大,平均径流量增加了9.6%;TN污染负荷由1990年的483.2t增加到2000年的498.4t,TP污染负荷从29.2t增加到36.3t。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舒城县土地利用面源污染输出评价 [J].
顾成军 ;
张海林 ;
戴雪荣 ;
何小勤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4) :772-776
[2]   晋江西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影响的SWAT模拟 [J].
荣琨 ;
陈兴伟 ;
刘梅冰 ;
林文娇 ;
高杨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7) :1488-1493
[3]   浏阳河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J].
张棋 ;
李忠武 ;
曾光明 ;
王亚梅 ;
叶芳毅 ;
梁红玲 .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 (02) :377-380
[4]   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分布的影响研究 [J].
袁清水 ;
张棋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7) :7372-7375
[5]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影响 [J].
金洋 ;
李恒鹏 ;
李金莲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214-1218
[6]   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地区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J].
沈涛 ;
刘良云 ;
马金峰 ;
李存军 ;
王纪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62-68
[7]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深度影响的模拟研究——以深圳地区为例 [J].
郑璟 ;
袁艺 ;
冯文利 ;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77-82
[8]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动向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王瑶 .
地理科学, 2004, (05) :627-633
[9]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J].
史培军 ;
袁艺 ;
陈晋 .
生态学报, 2001, (07) :1041-1049+1217
[10]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