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刘丰
刘静玲
张婷
陈秋颖
机构
[1]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白洋淀; 土地利用变化;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水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对明晰和诊断人类活动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白洋淀1987—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白洋淀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洋淀土地利用类型以苇地、耕地和水域为主,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45.66%52.62%,17.92%29.82%和11.31%18.52%;1987~1999年间耕地向苇地和水域转变,转移概率分别为12.84%和7.2%;1999—2007年间水域转化为耕地和林地,转移概率分别为12.76%和6.37%,苇地转化为耕地和建筑用地,转移概率分别为3.03%和2.31%;1987—2007年间干草地和水域的面积分别减少24.06 km2和19.92 km2,耕地、建筑用地和苇地的面积分别增加20.98 km2、9.94 km2和9.67 km2,变化趋势主要是由干草地和水域向耕地、建筑用地和苇地的转变;除干草地与BOD5的相关系数为-0.711,P=0.048外,其他各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该研究为在流域尺度下揭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对白洋淀水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并为制定该流域水环境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68 / 18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J].
王京 ;
卢善龙 ;
吴炳方 ;
闫娜娜 ;
裴亮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12 (02) :2292-2300
[2]   白洋淀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评价与分析 [J].
张婷 ;
刘静玲 ;
王雪梅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2) :261-267
[3]   芦苇湿地根孔系统特征及其磷去除机理研究 [J].
李静 ;
尹澄清 ;
王为东 ;
付强 .
湿地科学, 2009, 7 (03) :273-279
[4]   白洋淀流域水文条件变化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J].
高彦春 ;
王晗 ;
龙笛 .
资源科学, 2009, 31 (09) :1506-1513
[5]   城市土地利用异质性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J].
郭青海 ;
马克明 ;
张易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776-787
[6]   白洋淀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分析 [J].
赵建民 ;
付学功 ;
李瑞森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7, (06) :17-20
[7]   不同水深条件下芦苇湿地对氮磷的去除研究 [J].
张葆华 ;
吴德意 ;
叶春 ;
李艳青 ;
隋艳明 ;
孔海南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7) :4-6+39+115
[8]   白洋淀湿地生态调水分析与保护措施 [J].
翟广恒 .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2) :24-27
[9]   白洋淀地区近16年芦苇湿地面积变化与水位的关系 [J].
徐卫华 ;
欧阳志云 ;
Irisvan Duren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曹全虎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4) :181-184+189
[10]   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 [J].
赵翔 ;
崔保山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5, (05) :103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