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物理、化学过程:地幔橄榄岩证据

被引:18
作者
郑建平
路凤香
余淳梅
汤华云
张志海
储玲林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橄榄岩; 地幔属性; 克拉通破坏; 物理化学过程; 华北东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比了华北东部不同时代、不同位置捕虏体/地质体橄榄岩的地幔属性,讨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物理、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拆沉作用不能很好地解释古老难熔、过渡型和新生饱满地幔并存的事实;单纯的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也不易解释中、新生代岩石圈巨大减薄和新生饱满地幔Cpx中LREE亏损现象,即具复杂演化历史的克拉通地幔向演化历史简单的"大洋型"岩石圈的转换。华北东部克拉通破坏作用包括地幔伸展、熔-岩作用、侵蚀置换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岩石圈先大幅减薄、后小幅增厚实现了最终的地幔置换和岩石圈整体减薄过程。喷发时代为100 Ma的阜新玄武岩所捕获的橄榄岩主体是饱满的,说明华北东部部分地区在此之前有过地幔置换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21] Sm–Nd and Rb–Sr dating of pyroxene–garnetite from North Dabie in east-central China: problem of isotope disequilibrium due to retrograde metamorphism.[J].Zhi Xie;Yong-Fei Zheng;Bor-ming Jahn;Michel Ballevre;Jiangfeng Chen;Pierre Gautier;Tianshan Gao;Bing Gong;Jianbo Zhou.Chemical Geology.2004, 1
  • [22] Lithosphere evolution beneath the Kaapvaal Craton: Re–Os systematics of sulfides in mantle-derived peridotites.[J].W.L Griffin;S Graham;Suzanne Y O'Reilly;N.J Pearson.Chemical Geology.2004, 1
  • [23] 江苏东海芝麻房预先导孔(CCSD-PP1)橄榄岩及其反映的上地幔亏损和交代事件
    李天福
    杨经绥
    张儒媛
    [J]. 地质学报, 2003, (04) : 492 - 509+597
  • [24] 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吴福元
    葛文春
    孙德有
    郭春丽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51 - 60
  • [25] 鲁东晚白垩世玄武岩中的幔源捕虏体: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制约的新证据
    闫峻
    陈江峰
    谢智
    周泰禧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4) : 1570 - 1574
  • [26] 吉林辉南“反应”成因方辉橄榄岩包体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
    徐义刚
    黄小龙
    M F THIRLWALL
    陈小明
    [J]. 岩石学报, 2003, (01) : 19 - 26
  • [27] 辽西中生代晚期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来自玄武岩和地幔捕虏体的证据
    王冬艳
    许文良
    冯宏
    林景仟
    郑常青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4) : 319 - 324
  • [28] 中国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的主要样式 :“蘑菇云”模型
    路凤香
    郑建平
    李伍平
    陈美华
    成中梅
    [J]. 地学前缘, 2000, (01) : 97 - 107
  • [30] 吉林汪清尖晶石橄榄岩包体的矿物化学成分指示意义──上地幔温度史和交代作用
    徐义刚,林传勇
    [J]. 地球化学, 1996, (05) : 481 - 49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