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歧视、排斥及消解策略研究——基于艾滋病感染者所处社会环境类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6
作者
秦广强 [1 ]
张娟娟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艾滋感染者; 社会歧视; 排斥; 社会环境类型; 救助;
D O I
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08.03.011
中图分类号
C913.3 [生活与消费];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在当前公众对艾滋病普遍的畏惧下,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艾滋感染者所面临的社会歧视和排斥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结合感染途径与感染密度两个纬度划分出接纳型、接纳型排斥、排斥型接纳、完全排斥四种艾滋感染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类型,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消解歧视及救助艾滋感染者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 [J].
景军 .
社会科学, 2006, (08) :5-17
[2]   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以天津N辖域的农民工为例 [J].
管健 .
青年研究, 2006, (03) :21-27
[3]   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 [J].
潘绥铭 ;
黄盈盈 ;
李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85-95+207
[6]   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 [J].
曹晓斌 ;
庞琳 ;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3) :235-236+240
[7]   艾滋病宣传报道中歧视现象的研究 [J].
张有春 ;
李晓林 .
中国健康教育, 2005, (06) :473-475
[8]   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J].
张智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12) :178-179
[9]   艾滋病人的国际人权保护 [J].
蔡高强 .
求索 , 2005, (01) :78-79
[10]   艾滋病干预实践中社会理论的鉴别分析 [J].
高云 ;
王曙光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1) :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