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33
作者
杨华 [1 ,2 ]
王宝清 [3 ]
孙六一 [2 ,4 ]
任军峰 [2 ,4 ]
黄正良 [2 ,4 ]
武春英 [2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3]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碳酸盐岩; δ18O值; δ13C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于局限的、高盐度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以泥晶白云岩、泥晶石灰岩和蒸发岩为主。部分岩石经岩溶作用改造成岩溶角砾岩。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全岩或手选样品的δ18 O值在-16.0‰~-1.9‰(VPDB标准,下同)之间,平均为-8.5‰;δ13 C值在-16.1‰~4.83‰之间,平均为-0.90‰。激光显微采样样品δ18 O值在-15.8‰~-0.8‰之间,平均为-7.7‰;δ13 C值在-12.4‰~5.77‰(VPDB标准,下同)之间,平均为-0.15‰。总的来说,2种采样方法的结果没有大的差别,后者较前者能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组分特征。原始沉积方解石和石灰岩δ18 O最大值均为5.8‰,代表原始碳酸盐岩的δ18 O值,与大多数学者的全球同位素地层学研究成果吻合。由于淡水淋滤和埋藏作用,原始沉积方解石和石灰岩δ18 O最小值和平均值均较低。充填于孔隙的方解石受淡水淋滤和高温埋藏作用影响,一般有较低的δ18 O值。原始沉积的白云石或白云岩δ18 O最大值较原始沉积方解石和石灰岩相应值明显偏高,白云石沉积于高盐度、局限环境条件下,由微生物白云石机理形成。因形成较晚,充填于孔隙的白云石有较低的δ18 O值。碳酸盐岩δ13C最大值明显偏高,与全球海水的δ13 C值在晚奥陶世升高有关,鄂尔多斯盆地海水δ13C值在中奥陶世晚期已升高。受有机碳影响,部分样品具有低的δ13C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16 / 6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微生物白云石模式评述 [J].
杨华 ;
王宝清 .
海相油气地质, 2012, 17 (02) :1-7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孔洞充填特征及机理 [J].
任军峰 ;
包洪平 ;
孙六一 ;
刘宝宪 .
海相油气地质, 2012, 17 (02) :63-69
[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赵卫卫 ;
王宝清 .
地球学报, 2011, 32 (06) :681-690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黄龙地区马五段白云岩次生灰化作用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刘宝宪 ;
王红伟 ;
马占荣 ;
李磊 ;
李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5) :789-795
[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领域 [J].
杨华 ;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石油学报, 2011, 32 (05) :733-740
[6]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石化 [J].
付金华 ;
王宝清 ;
孙六一 ;
包洪平 ;
徐波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3) :266-273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孔洞充填特征分析 [J].
李振宏 ;
胡健民 .
地质论评, 2011, 57 (03) :444-456
[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 [J].
姚泾利 ;
王兰萍 ;
张庆 ;
李泽敏 ;
张加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1) :56-65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J].
黄擎宇 ;
张哨楠 ;
丁晓琪 ;
段杰 ;
向雷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2) :147-153+158
[10]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研究 [J].
史基安 ;
邵毅 ;
张顺存 ;
付翠琴 ;
白海峰 ;
马占龙 ;
吴志雄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3) :3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