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光霉素A和它在争光霉素复合物的地位

被引:7
作者
许鸿章
戴丽华
张鹤镛
赵桂英
张秀荣
张广善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2] 河北制药厂
[3] 华北制药厂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5] 天津
[6] 石家庄
[7] 北京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 争光霉素; 争光霉素A6; 博来霉素A6; 争光霉素A6; 平阳霉素;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88.09.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争光霉素A5已鉴别为Bleomycin A6,在争光霉素复合物中所占比例一般在10%左右,在某些批样中可高达15%以上。文献报告Bleomycin A6在天然产的Bleomyein复合物中只有痕量。通过向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组分的末端胺可大大提高其特定组分在复合物中的含量比而其它组分的产生则不同程度地被抑制。但Bleomyein A6例外,即使向培养基中加入其末端胺精胺(0.3mg/ml),在所产生的复合物中大大增多的组分是Bleomyein A6,而Bleomycin A6仍只有痕量。这表明争光霉素产生菌有和Bleomycin产生菌明显不同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博来霉素A6抗人体肝癌的实验研究 [J].
江敏 ;
甄永苏 .
药学学报, 1987, (12) :881-885
[2]   国产争光霉素的快原子轰击质谱研究 [J].
陈苏 ;
凌大奎 ;
许鸿章 .
质谱学报, 1987, (03) :7-12
[3]   抗CCT2单克隆抗体和争光霉素A6结合物的抗白血病细胞活性 [J].
甄永苏 ;
陈毓仙 ;
于滨 ;
张浩 ;
吴淑英 ;
杜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6, (04) :272-275
[4]   博来霉素A6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J].
李电东 ;
胡继身 ;
于滨 .
抗生素, 1985, (05) :312-315
[5]   平阳霉素的分离和鉴别 [J].
许鸿章 ;
张鹤镛 .
药学学报, 1980, (10) :609-614
[6]   争光霉素的研究 Ⅰ.争光霉素产生菌轮枝链霉菌平阳变种分类学的研究 [J].
赵仪英 ;
解美玉 ;
王桂兰 .
微生物学报, 1979, 19 (04) :361-364
[7]   争光霉素A和争光霉素A的抗肿瘤作用与毒性研究 [J].
甄永苏 ;
李电东 ;
林赴田 ;
李茜 ;
田佩玉 ;
薛玉川 ;
杨小平 ;
不详 .
药学学报 , 1979, (02) :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