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26
作者
刘世平
陈后庆
陈文林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洪程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作物; 耕作; 秸秆; 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通过3a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免耕套种秸秆覆盖、免耕套种高茬、翻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不还田(对照,CK)4个处理对周年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套种的小麦产量降低,水稻产量增加,年产量略降,翻耕秸秆还田具较高产量生产力。如考虑节省的秧田种植小麦,则免耕套种的稻麦年产量可与翻耕秸秆还田持平。经技术经济分析,采用稻麦免耕套种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收、提高活劳动净产率的效果,在稻麦周年产量不减的同时,比翻耕秸秆不还田处理增收1874.8元/hm2,增加18.0%,经济生产力最高。翻耕秸秆还田比不还田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如果考虑到耕地持续生产力,秸秆还田后所带来的土壤肥力效应和减少肥料用量,其增产增收效果更为明显。从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运用综合评分法对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周年生产力综合评价,免耕套种秸秆还田得分最高,周年生产力最好,免耕套种高茬和翻耕秸秆还田居中,翻耕秸秆不还田得分最低,周年生产力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
    陈后庆
    聂新涛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洪程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 51 - 56
  • [2]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世平
    陈后庆
    陈文林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洪程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5) : 859 - 863
  • [3]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世平
    聂新涛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1) : 71 - 76
  • [4]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
    刘世平
    聂新涛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7) : 48 - 51
  • [5]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刘世平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阮慧芳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 393 - 396
  • [6] 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郑立臣
    宇万太
    马强
    王永宝
    [J].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 156 - 161
  • [7] 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骆伯胜
    钟继洪
    陈俊坚
    [J]. 土壤, 2004, (01) : 104 - 106+111
  • [8] 我国稻—麦两熟种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章秀福
    王丹英
    [J]. 中国稻米, 2003, (02) : 3 - 5
  • [9] 超高茬麦套稻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初报
    谢正荣
    黄晓燕
    沈小妹
    朱秀芳
    陆招林
    郁志华
    郭瑞林
    陈觉明
    [J]. 上海农业学报, 2003, (01) : 19 - 22
  • [10] 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王建国
    杨林章
    单艳红
    [J]. 土壤学报, 2001, (02) : 176 -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