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59
作者
刘世平
陈后庆
陈文林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洪程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稻麦两熟;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产量;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给稻套麦的高产栽培和秸秆科学还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小区和网室水泥池微区的3年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免耕套播秸秆覆盖、免耕套播高茬、翻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不还田(CK)4个耕作方式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同量播种条件下,免耕套种小麦穗数较少,千粒重较高,第一年实际产量略低。但随着连续免耕时间的延长,残留秸秆较多,稻田水绵严重,影响套种小麦出苗,免耕处理产量明显降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比翻耕不还田平均降低7.27%,因而必须改变播种方式或轮耕。耕翻秸秆覆盖还田在麦季的产量有增有减,比翻耕不还田平均减产1%左右。免耕与秸秆还田条件下虽然小麦容重降低,但出粉率提高,小麦的加工品质改善。在土壤肥力较低时,免耕处理小麦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有降低趋势;而秸秆覆盖还田可提高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有利于改善中强筋专用小麦的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859 / 8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韩宾 ;
李增嘉 ;
王芸 ;
宁堂原 ;
郑延海 ;
史忠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48-53
[2]   稻田套播和施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J].
张军 ;
许轲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刘艳阳 ;
张瑛 ;
徐顺飞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01) :107-111
[3]   少免耕模式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江晓东 ;
王芸 ;
侯连涛 ;
李增嘉 ;
王雪 ;
郭志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5) :66-69
[4]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J].
刘世平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阮慧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393-396
[5]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及提高小麦品质对策 [J].
陈爱苹 ;
赵玉山 .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03) :7-10
[6]   免耕露播稻草覆盖栽培小麦的生物学效应分析 [J].
汤永禄 ;
黄钢 .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02) :37-41
[7]   稻茬麦免耕抑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Ⅰ.小麦和后作水稻的增产增收效应分析 [J].
汤永禄 ;
黄钢 ;
袁礼勋 ;
赵玉庭 ;
王少华 .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01) :32-37
[8]   稻套麦大面积稳产500kg群体形成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J].
李成 ;
何高 ;
李斌 ;
徐晓青 ;
赵国成 ;
彭逸 ;
顾开联 .
上海农业科技, 2000, (05) :21-23
[9]   稻田套播麦高产群体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 [J].
李成 ;
何高 ;
吴铃 ;
郝道花 ;
李斌 ;
彭逸 .
江苏农业研究, 2000, (03) :77-78
[10]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小麦技术研究 [J].
白瑞贤 ;
杜文建 ;
梅碧蓉 .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04) :44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