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FSR资料分析近30年全球云量分布及变化

被引:18
作者
向华 [1 ,2 ]
张峰 [3 ,4 ,5 ]
江静 [1 ]
彭杰 [6 ,7 ]
张喜亮 [2 ]
张春艳 [8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湖州市气象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5] 中国科学院大学
[6] 上海市气象局
[7] 上海气象科学研究所
[8] 嵊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CFSR; 云量; 全球; 经验模态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利用MODIS卫星的云产品资料对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云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CFSR资料对1979—2009年全球总云量及低、中、高云量的平均分布及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了近30年全球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全球近30年平均总云量约为59%,全球总云量及低云量、中云量都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全球总云量有3个峰值带和3个低值带。(2)低云量的海陆分布差异较明显,陆地上的低云量明显低于海洋上的,除了两个极圈附近,南半球各纬度的低云量都比北半球相应纬度上的都要多;高云量的高值、低值中心均集中在赤道附近到南、北半球30°之间的中低纬度,并且低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大洋的东部。(3)总云量的总变化趋势为增长,具体表现为随时间呈现先略减少后大幅增加趋势,其突变点大致在1993年,在1993年之后,总云量显著增多。低云量和高云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中云量则相反,呈减少趋势。低云量增幅最明显,接近2%,中、高云量则增减幅度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55 / 5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从天气动力学角度看云物理过程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 [J].
孙继松 .
气象, 2014, 40 (01) :1-6
[2]   GRAPES新云量计算方案的引进和影响试验 [J].
郑晓辉 ;
徐国强 ;
魏荣庆 .
气象, 2013, 39 (01) :57-66
[3]   1960-2009年中国年降水量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J].
孙秀博 ;
李清泉 ;
魏敏 .
气象, 2012, 38 (12) :1464-1472
[4]   中国地表太阳辐射再分析数据与观测的比较 [J].
王丹 ;
盛立芳 ;
石广玉 ;
车慧正 .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6) :729-738
[5]   东亚梅雨季节内振荡的气候特征 [J].
梁萍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418-435
[6]   基于EMD和集合预报技术的气候预测方法 [J].
毕硕本 ;
陈譞 ;
覃志年 ;
徐寅 ;
王必强 .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28 (02) :283-288
[7]   CloudSat云底高度外推估计的可行性分析 [J].
王帅辉 ;
姚志刚 ;
韩志刚 ;
赵增亮 .
气象, 2012, 38 (02) :210-219
[8]   中国区域总云量和低云量分布变化 [J].
徐兴奎 .
气象, 2012, 38 (01) :90-95
[9]   NCEP全球预报系统在ARM SGP站点预报大气温度、湿度和云量的检验 [J].
张寅 ;
罗亚丽 ;
管兆勇 .
大气科学 , 2012, (01) :170-184
[10]   近20年中国地区云量变化趋势 [J].
段皎 ;
刘煜 .
气象科技, 2011, 39 (03) :28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