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腺带刺沙蚕分布的生态响应

被引:8
作者
黄昆 [1 ]
蔡立哲 [1 ]
徐华林 [1 ,2 ]
傅素晶 [1 ]
周细平 [1 ]
林和山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2]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腺带刺沙蚕; 红树林湿地; 时空分布; 生态响应; 深圳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3个断面10个取样站进行大型底栖动物12个季度监测获得的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密度和生物量数据,阐述了腺带刺沙蚕数量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分析了其栖息密度、生物量与部分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腺带刺沙蚕密度和生物量的年均值大小顺序均是:2005年>2006年>2007年.季节均值大小顺序是:春季>冬季>秋季>夏季;而生物量的季节均值大小顺序是: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腺带刺沙蚕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不同断面或取样站之间数量差别很大,没有红树林的光滩取样站密度高,红树林内的取样站几乎很少采到.相关分析表明,腺带刺沙蚕密度时间分布与总有机质、气温、季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盐度、相对湿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在空间分布上,腺带刺沙蚕的密度与总有机质和硫化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盐度、粘土等环境因子间无显著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56 / 7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安传光 ;
赵云龙 ;
林凌 ;
吕敢堂 ;
陈亚瞿 .
水产学报, 2007, (S1) :52-58
[2]   胶州湾多毛类环节动物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金宝 ;
李新正 ;
王洪法 ;
于海燕 ;
李宝泉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06) :798-803
[3]   围垦对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J].
袁兴中 ;
陆健健 .
生态学报, 2001, (10) :1642-1647
[4]   深圳河口泥滩三种多毛类的数量季节变化及污染影响 [J].
蔡立哲 ;
厉红梅 ;
刘俊杰 ;
林鹏 .
生态学报, 2001, (10) :1648-1653
[5]   深圳河口潮间带泥滩多毛类的数量变化及环境影响 [J].
蔡立哲 ;
厉红梅 ;
林鹏 ;
刘俊杰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741-750
[6]   深圳河口泥滩3种大型多毛类的数量动态及其环境分析 [J].
蔡立哲 ;
林鹏 ;
刘俊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3) :110-116
[7]   深圳河口泥滩多毛类动物的生态研究 [J].
蔡立哲 ;
林鹏 ;
佘书生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1) :42-48
[8]   腺带刺沙蚕的早期发育 [J].
曾忠汉,杨淼林,王子贤 .
热带海洋, 1995, (02) :83-88+98
[9]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10]  
Benthic Infaunal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at an Intertidal Wetland Mudflat[J] . Ping-Ping Shen,Hong Zhou,Ho-Yan Lai,Ji-Dong Gu.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Focus . 2006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