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环境参与:类型、研究议题及展望

被引:29
作者
曹海林
赖慧苏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众环境参与; 反抗型参与; 政治型参与; 日常型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公众参与是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中国公众环境参与历经40多年,学界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已有文献的梳理,能够展现中国公众环境参与和相关研究的整体图景,为从公众的角度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转变提供研究参考。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公众环境参与的内涵、发展和研究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反抗型、政治型和日常型参与三个理想类型,为理解不同的参与表现提供了参考框架。文献梳理发现:中国公众环境参与的动机普遍为利益获取、维护公民权益和维护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后两种取向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凸显;影响公众环境参与的因素主要有信任因素、人口统计因素、环境知识、风险感知以及媒介使用等变量,其中信任因素和公众环境意识呈正相关,环境知识、风险感知以及媒介使用三者在影响公众环境行为方面具有强关联性,但人口统计因素和信任因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公众环境参与面临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和市场的"失灵"以及公众自身能力不足等多重困境;可以从构建多主体、多形式的环境治理模式,为公众赋能和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寻找优化路径。既有研究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也为多元参与环境治理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互联网和环境实践的发展赋予学术研究新的命题,学界应更加关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性研究、公众平台和线上环境行为研究以及时空比较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1 条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探讨 [J].
杨冉冉 ;
龙如银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7 (05) :13-19
[42]   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郭斌 ;
甄静 ;
谭敏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3) :82-90
[43]   对“别在我家后院”的制度化回应探析——城镇化中的“邻避冲突”与“环境正义” [J].
何艳玲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 (06) :56-61+95
[44]   价值、理性与权力:“邻避式抗争”的实践逻辑——基于一个核电站备选厂址的案例分析 [J].
张乐 ;
童星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1) :84-95
[45]   中国消费者低碳产品支付意愿的差异分析——基于碳标签的情景实验数据 [J].
帅传敏 ;
张钰坤 .
中国软科学, 2013, (07) :61-70
[47]   “邻避”行动的社会生成机制 [J].
张乐 ;
童星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1) :64-70
[48]   试析邻避冲突对政府的挑战——以环境正义为视角的分析 [J].
王彩波 ;
张磊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8) :160-168
[49]   参与式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创新 [J].
肖建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5) :72-74
[50]   LEGAL FOUNDATIONS FOR PUBLIC-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J].
LUCAS, AR .
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 1976, 16 (01) :7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