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涡度相关技术测算地表碳通量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耿绍波 [1 ]
鲁绍伟 [1 ]
饶良懿 [1 ]
杨晓菲 [1 ]
高东 [1 ]
冯宗红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河南省西平县林业局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碳通量; 环境响应机理; 尺度提升;
D O I
10.13348/j.cnki.sjlyyj.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确测定地表碳通量对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区域分布、寻找未知碳汇及预报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意义重大,涡度相关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研究碳通量的标准方法。文中简要回顾了涡度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概述了其优缺点,着重总结了碳通量变化规律、环境响应机理及碳收支和测量尺度提升在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避免误差、数据处理、模型的应用及数据的空间拓展等方面探讨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安庆杨树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彭镇华
    王妍
    任海青
    孙启祥
    周金星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2) : 237 - 242
  • [2] 应用涡度相关技术监测地表蒸发蒸腾量的研究进展
    李思恩
    康绍忠
    朱治林
    杜太生
    佟玲
    李伏生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9) : 2720 - 2726
  • [3] 干旱对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碳交换的影响
    顾峰雪
    于贵瑞
    温学发
    陶波
    李克让
    刘允芬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 1041 - 1051
  • [4] 生态系统碳通量估算中耦合涡度协方差与遥感技术研究进展
    严燕儿
    赵斌
    郭海强
    吴千红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8) : 884 - 894
  • [5] 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大气通量交换特征
    杨娟
    周广胜
    王云龙
    王玉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3) : 533 - 538
  • [6] 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物质补给及地-气CO2交换特征
    李英年
    赵亮
    赵新全
    王勤学
    张发伟
    [J]. 冰川冻土, 2007, (06) : 940 - 946
  • [7]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李俊
    于强
    孙晓敏
    同小娟
    任传友
    王靖
    刘恩民
    朱治林
    于贵瑞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 210 - 223
  • [8]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净二氧化碳交换量特征
    徐玲玲
    张宪洲
    石培礼
    于贵瑞
    孙晓敏
    [J]. 生态学报, 2005, (08) : 1948 - 1952
  • [9] 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
    聂道平
    徐德应
    王兵
    [J]. 世界林业研究, 1997, (05) : 34 - 41
  • [10] 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D]. 查同刚.北京林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