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民自治的价值
被引:21
作者:
李勇华
[1
,2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
村民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根本,治理好坏直接决定着村民自治的成败。近30年来,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对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并不成功,根源在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模糊。我国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体产权,更关键的还有国家对集体产权制度的具体建构与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确权""分权""赋权""活权",在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更多财产权利,实现产权的多层明析和法制化,建立起可落地的集体产权有效治理的制度,从根本上厘清制约村民自治施行的"国家—村民自治体"和"自治组织—村民"两大关系,从而为村民自治制度和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奠定切实的基础性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