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民自治的价值

被引:21
作者
李勇华 [1 ,2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 村民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根本,治理好坏直接决定着村民自治的成败。近30年来,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对村级集体财产的治理并不成功,根源在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模糊。我国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体产权,更关键的还有国家对集体产权制度的具体建构与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确权""分权""赋权""活权",在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更多财产权利,实现产权的多层明析和法制化,建立起可落地的集体产权有效治理的制度,从根本上厘清制约村民自治施行的"国家—村民自治体"和"自治组织—村民"两大关系,从而为村民自治制度和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奠定切实的基础性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研究——从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视角来考察 [J].
邓大才 .
政治学研究, 2014, (06) :71-83
[2]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治学分析 [J].
刘先江 .
政治学研究, 2014, (04) :40-49
[3]   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产权基础 [J].
邓大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9-16+2
[4]   产权视角下乡村治理主体有效性的困境和出路 [J].
黄韬 ;
王双喜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 (02) :173-179
[5]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困惑与消解 [J].
张千帆 .
法学研究, 2012, 34 (04) :115-125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村庄治理转型 [J].
吴晓燕 .
政治学研究, 2009, (06) :45-53
[7]   公共选择、个人产权及其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J].
胡洪曙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8, (01) :5-8
[8]   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 [J].
徐勇 .
学习与探索, 2006, (06) :50-58
[9]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 [J].
徐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5) :97-103
[10]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J].
俞树毅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 (06)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