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编纂的宪法学透析

被引:74
作者
林来梵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民法的宪法化; 合宪性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构想中的民法典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其有关"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立法依据条款即隐含了一种"政治教义宪法学"式的幽思,并由于中国迄今未能对于宪法和民法的基础性价值原理究竟应当为何作出深入讨论和根本决定,其存在徒具象征意义,更优的替代性或补强性方案是设立合宪性解释基准条款。民法典也被寄寓了发挥宪法性功能的雄心,但该功能只具有限定性的内容,可理解为一种"准宪法性"的社会建构功能,尽管其不应被刻意夸大,但毕竟有助于宪法国家统合功能的实现,并可奠立宪法秩序的基础。在民法典中写入公法性条款可理解为"民法的宪法化",后者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宪法与民法之间在规范上对向互化、彼此交融的一种规范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22]   错位与暗合——试论我国当下有关宪法与民法关系的四种思维倾向 [J].
林来梵 ;
朱玉霞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1) :83-90
[23]   再论物权法草案中的宪法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J].
童之伟 .
法学, 2006, (07) :3-13
[24]   《物权法(草案)》该如何通过宪法之门——评一封公开信引起的违宪与合宪之争 [J].
童之伟 .
法学, 2006, (03) :4-23
[25]   由《物权法(草案)》的争论想到的若干宪法问题 [J].
韩大元 .
法学, 2006, (03) :24-32
[26]   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 [J].
赵万一 .
中国法学, 2006, (01) :117-127
[27]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 [J].
蔡定剑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56-67+205
[28]   民法典与权力控制 [J].
徐国栋 .
法学研究, 1995, (01)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