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氮肥在坡耕地雨季土壤氮素流失动态特征

被引:17
作者
罗付香
刘海涛
林超文
涂仕华
庞良玉
张冀
张建华
朱永群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氮肥形态:覆盖; 坡耕地; 氮素流失: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3.1 [氮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有效控制紫色丘陵区坡耕地氮素流失,采用二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试验,利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方法,研究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氮素流失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雨季氮素流失量占玉米季氮肥施用量的3.29%,其中玉米生长季的氮素流失量占氮肥施用量的1.63%,玉米收获后径流氮素流失量占氮肥施用量的1.65%。氮素流失动态差异受氮肥形态和施肥距径流产生时间间隔的共同作用。在攻苞肥施用之前的5月22日,各氮肥形态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在接近作物收获的7月30日和8月4日,铵态氮处理和酰胺态氮处理两次总的氮素损失量(3.65和4.35 kg/hm2)较其它处理高。玉米收获后的9月16日,硝态氮肥处理和缓控释肥处理的氮损失分别是2.95和3.17 kg/hm2,较铵态氮肥处理的氮损失低119.95%和103.96%,较酰胺态氮肥处理的氮素损失低85.04%和71.60%。可见,施用硝态氮肥和缓控释肥能够有效降低攻苞肥施用后的径流氮流失量,而铵态氮加地膜以及酰胺态氮肥处理增加攻苞肥施用后壤中流和总径流氮流失浓度和流失量。从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角度考虑,建议玉米生产上,在肥料种类选择时以缓控释肥和硝态氮肥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不同氮肥对侵蚀坡面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J].
张秀玮 ;
李光宗 ;
董元杰 ;
王全辉 ;
刘春生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2) :45-48
[2]   氮肥运筹和少免耕对麦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郭智 ;
周炜 ;
陈留根 ;
郑建初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Z2) :1253-1258
[3]   不同耕作模式下稻田水中氮磷动态特征及减排潜力 [J].
冯国禄 ;
杨仁斌 .
生态学报, 2011, 31 (15) :4235-4243
[4]   烤烟坡耕地壤中流氮、磷浓度的动态特征 [J].
褚利平 ;
王克勤 ;
宋泽芬 ;
李太兴 ;
李云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7) :1346-1354
[5]   平衡施肥及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J].
林超文 ;
庞良玉 ;
罗春燕 ;
陈一兵 ;
黄晶晶 ;
涂仕华 ;
张鸿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552-5560
[6]  
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菜地氮流失的影响[J].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应用生态学报. 2009(03)
[7]   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特征试验研究 [J].
汪涛 ;
朱波 ;
罗专溪 ;
张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06) :30-34
[8]   紫色丘陵区小流域典型降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J].
蒋锐 ;
朱波 ;
唐家良 ;
罗专溪 ;
王冬 ;
辛伟 ;
魏世强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1353-1358
[9]   嘉陵江流域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 [J].
龙天渝 ;
李继承 ;
刘腊美 .
环境科学, 2008, (07) :1811-1817
[10]   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形成与坡面侵蚀产沙关系试验研究 [J].
丁文峰 ;
张平仓 ;
王一峰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 (03)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