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制度与盈余质量的改善

被引:18
作者
洪剑峭
方军雄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盈余质量; 公司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2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盈余质量视角研究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各年截面数据,设有审计委员的上市公司均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同时也发现这种盈余质量上的差异已经存在于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的上一年。当控制这种成立前的盈余质量差异之后,本文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没有显著变化。因此,本文结论并没有发现审计委员会在提高会计盈余质量方面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刘力 ;
马贤明 .
会计研究, 2008, (07) :84-89+97
[2]   审计师选择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吴水澎 ;
庄莹 .
审计研究, 2008, (02) :47-54
[3]   审计委员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J].
乔春华 ;
蒋苏娅 .
审计研究, 2008, (02) :92-96
[4]   独立性威胁、审计委员会制约有效性: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J].
张阳 ;
张立民 .
会计研究, 2007, (10) :87-94+96
[5]   审计收费、审计委员会与意见购买——来自2004-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唐跃军 .
金融研究, 2007, (04) :114-128
[6]   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翟华云 .
审计研究, 2006, (06) :50-57
[7]   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 [J].
王雄元 ;
管考磊 .
审计研究, 2006, (06) :42-49
[8]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 [J].
王跃堂 ;
涂建明 .
管理世界, 2006, (11) :135-143
[9]   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J].
吴清华 ;
王平心 ;
殷俊明 .
管理评论, 2006, (07) :49-56+64
[10]   审计委员会之治理效率:实证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 [J].
吴清华 ;
王平心 ;
冯均科 .
审计研究, 2006, (04) :72-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