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资源承载力几个基本问题的新认识

被引:13
作者
王传武
机构
[1] 山东济宁学院旅游地理系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承载对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不同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承载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存在明显分歧,以至于有人提出要放弃这个概念。鉴于此,作者在说明该概念有必要存在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来源,讨论不同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界定,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新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美)桑德拉·波斯泰尔(S.Postel)著,吴绍洪等译.最后的绿洲[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
[22]   从相对资源承载力角度探讨延安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J].
郝俊卿 ;
王雁林 ;
樊根耀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2) :18-22
[23]   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张琳 ;
张苗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 (03) :183-184
[24]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 [J].
许有鹏 .
自然资源学报, 1993, (03) :229-237
[25]  
UNESCO,& FAO.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with a pilot study of Kenya: a resource accounting method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1985
[26]  
North American Lake Management Society. http / / www1nalms1org/ glossary/ lkword-c1htm .
[27]  
Hardin G.Cultural capacity: a biological approach to human problems. Bioscience . 1986
[28]  
Seidl I,Tisdell C A.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Economics . 1999
[29]   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J].
龙腾锐 ;
姜文超 .
水科学进展, 2003, (02) :249-253
[30]  
阮本清等著.流域水资源管理[M]. 科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