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第三纪青藏高原面高程与古植被变迁
被引:24
作者:

魏明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成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万晓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伊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来源:
关键词:
第三纪,青藏高原,古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1,X1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收集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全部有关青藏高原第三纪古植被的研究资料,从整体角度对青藏高原的古植被演化史与高原面高程变化史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第三纪古植被经历了由古老、湿热环境下的热带低地森林,脉动式地渐变为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及灌丛草原。反映高原是阶段性、持续上升的,其间不存在大幅的降低过程。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仑山所围限的藏北高原比喜马拉雅山系隆升早,且在整个第三纪都比喜马拉雅山高,到上新世的中、晚期其高度已达海拔3000m以上。喜马拉雅山系成为世界屋脊是第四纪以来的事。
引用
收藏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植被史及其气候特征[J].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6, (04) : 321 - 337唐领余,沈才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2] 上新世时期昆仑山南北古植被和古气候比较研究[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 (01) : 87 - 93黄赐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
- [3] 青海共和盆地共和组孢粉植物群[J]. 古生物学报, 1988, (05) : 583 - 590+592唐领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汪世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4] 青海西宁-民和盆地渐新世至中新世孢粉组合[J]. 地质论评, 1984, (03) : 207 - 216+303孙秀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海省石油普查勘探大队,赵英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海省石油普查勘探大队,何卓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海省石油普查勘探大队,
- [6] 西宁—民和盆地晚白垩世—老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地层时代、古植被、古气候的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 1980, (04) : 44 - 52孙秀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赵英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何卓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 [7]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李吉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文世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张青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王富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郑本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李炳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 [8] 西藏南木林中新世植物群[J]. 古生物学报, 1976, (01) : 7 - 20+121李浩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西藏伦坡拉盆地第三纪地层时代及其古地理附视频[J]. 地质科学, 1975, (04) : 366 - 374+388王开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石油地质研究大队杨蕉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石油地质研究大队李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石油地质研究大队李增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石油地质研究大队
- [10] 希夏邦马峰高山栎化石层的发现及其在植物学和地质学上的意义[J].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3, (01) : 103 - 119徐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陶君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