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须家河组低阻气层成因机制

被引:8
作者
蒋裕强 [1 ]
张春 [1 ]
谭勇 [2 ]
郭红光 [1 ]
徐后伟 [1 ]
季春海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关键词
孔隙结构; 低幅构造; 成因机制; 低阻气层; 沉积环境; 须家河组; 川东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川东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气层普遍具有低阻特征,成因类型复杂多样,气、水关系复杂,识别难度大。利用岩心分析化验、录井、测井、构造及试油等资料,结合低阻气层测井响应特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入手,对该区低阻气层成因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剖析。研究表明,造成该区低阻气层的主控因素为:①低幅度构造背景下发育低孔、低渗泥质砂岩储层;②孔隙结构复杂,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③低能沉积环境下储层颗粒细,泥质含量较高,粘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及局部导电矿物富集。储层物性与电阻率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川中广安须家河气藏气、水分布 [J].
樊茹 ;
邵辉 ;
贾爱林 ;
何东博 ;
张学磊 ;
邓胜徽 ;
位云生 ;
季丽丹 ;
陈涛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32-739
[2]   川西中浅层气藏可动用含气层段甄别方法与应用 [J].
杨锦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93-796
[3]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 [J].
卞从胜 ;
王红军 ;
汪泽成 ;
李永新 ;
朱如凯 ;
刘柳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5) :548-555+565
[4]   绿泥石环边胶结物对致密砂岩孔隙的保存机制——以川中-川南过渡带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例 [J].
刘金库 ;
彭军 ;
刘建军 ;
汪彦 ;
刘建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1) :53-58
[5]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油气输导特征及油气分布 [J].
邱旭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4) :437-443
[6]   淡水储层中低阻油气层识别技术 [J].
程相志 ;
范宜仁 ;
周灿灿 .
地学前缘, 2008, (01) :146-153
[7]   塔河南油田低电阻油藏饱和度评价研究 [J].
赵毅 ;
章成广 ;
樊政军 ;
柳建华 .
岩性油气藏, 2007, (03) :97-100
[8]   综合识别方法在低阻油气层勘探中的应用 [J].
郑雷清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71-75
[9]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深埋侏罗系砂岩内绿泥石包膜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王芙蓉 ;
何生 ;
何治亮 ;
张福顺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 (02) :24-27+124
[10]   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储层识别技术 [J].
唐建明 ;
杨军 ;
张哨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87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