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西南缘二次生烃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陈波 [1 ]
韩定坤 [2 ]
罗明霞 [1 ]
闫亮 [1 ]
机构
[1]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
关键词
烃源岩成熟度; 流体包裹体; 二次生烃; 埋藏史; 江汉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江汉盆地西南缘地区谢凤桥、复兴场、采穴等构造带的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很大,油气富集程度与早第三纪晚期构造抬升剥蚀和二次生烃潜力的大小有关。烃源岩晚期增熟、原油同源但成熟度不同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证据均证实研究区发生了二次生烃作用。研究区构造在盆地抬升前形成的油气藏在盆地抬升时部分或全部被破坏;能捕获到二次生烃的构造,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高。谢凤桥构造捕获并保存了两次生成的油气,油气富集程度最高。采穴构造和复兴场构造初次运聚的油气成藏后在盆地抬升时部分散失,但采穴构造获得二次生烃供油,油气富集程度较高,而复兴场构造未获得二次生烃供油,油气藏含油饱和度低,油气富集程度差。
引用
收藏
页码:557 / 562+570 +5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流体作用期次分析 [J].
武明辉 ;
张刘平 ;
罗晓容 ;
毛明陆 ;
杨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33-36
[2]   油气成藏期探讨 [J].
李明诚 ;
单秀琴 ;
马成华 ;
胡国艺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5) :129-133
[3]   江陵凹陷西南部油气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分析 [J].
刘中戎 ;
王雪玲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21-23+142
[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二次生烃的类型及其特征 [J].
解启来 ;
周中毅 ;
施继锡 ;
朱毅秀 .
地质论评, 2004, (04) :377-383
[5]   江陵凹陷西南缘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条件 [J].
陈孔全 ;
程志强 ;
詹海军 .
天然气工业, 2004, (02) :33-36+4
[6]   江陵凹陷形成演化与勘探潜力 [J].
杨长清 ;
陈孔全 ;
程志强 ;
詹海军 .
天然气工业, 2003, (06) :51-54+178
[7]   二次生烃迟滞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中的应用 [J].
关德师 ;
王兆云 ;
秦勇 ;
程克明 .
沉积学报, 2003, (03) :533-538
[8]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分析 [J].
蒋有录 ;
刘华 ;
张乐 ;
谭丽娟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5-218+259
[9]   石油充注对储层成岩矿物演化的影响 [J].
李艳霞 ;
刘洪军 ;
袁东山 ;
张枝焕 ;
朱筱敏 ;
钟大康 ;
蔡进功 ;
谢忠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74-280+295
[10]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J].
张有生 ;
秦勇 ;
刘焕杰 ;
朱炎铭 ;
姜波 ;
范炳恒 .
地球化学, 2002, (03) :273-282